[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力升压改造节约电力及电量的测量与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5163.3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8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姜喆;蒋利民;王维洲;闫华光;刘福潮;王鹤;郑晶晶;何桂雄;周喜超;尹忠东;杨小彬;陈文清;夏稀渊;黄永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1/06;G01R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 升压 改造 节约 电量 测量 验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升压改造节约电力及电量的测量与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企业从输电、配电、供电和用电等领域,全面展开节能降耗活动,这对国家顺利实现节能降耗指标,已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电网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迅速推广,电力企业有必要科学合理地测量和验证节能改造项目的节约电力及电量,为争取国家节能补贴和合同能源管理双方分享节能收益提供可靠依据。
电力升压改造可以降低综合线损,是电网节能的有效措施之一,例如,配电网10kv升压为20kv的配电网升压工程,新建特高压项目的输电网升压工程。然而,对于升压改造项目节约电力及电量的测量和验证,目前缺乏具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方法。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力升压改造项目的节约电力及电量的测量和验证标准,必将规范统一。
在电力升压改造项目的全流程中,节约电力及电量的测量与核证是节能改造项目的最后一步,涉及到改造前后两个状态下损耗的对比,但是改造后的损耗本质上是无法直接量度的,国际能效测量与验证规范(IPMVP)中指出,利用原有设备(未改造)在现有负荷情况下的能耗仿真值与报告期能耗实测值做差,这使得测量与验证过程复杂繁琐,而且该规范并没指出具体的实施方法。可以看出,该规范具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缺乏可操作性。通过数学推导,建立改造前后损耗的数学关系,将改造前的损耗表示为改造后损耗的函数,使得节约电力及电量通过改造后的测量就可以准确计算得出,则可以省去仿真步骤简化测量与核证过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升压改造节约电力及电量的测量与验证方法,更加科学、便捷地反映线路改造过程中的各属性要素,为测量与验证供配电线路升压改造节约电力及电量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力升压改造节约电力及电量的测量与验证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通过测量项目边界升压改造前后的参数计算项目的节约电力及电量,为争取国家节能补贴和合同能源管理双方分享节能收益提供可靠依据;所述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电力线路升压改造前划定项目边界;
2)确定项目统计报告期;
3)确定项目边界内升压改造前后的元件静态参数,并利用测试设备采集项目边界内升压改造后的动态运行参数;
4)建立节约电力及电量计算的数学模型,计算项目的节约电力及电量。
其中,步骤1)所述电力线路升压改造前划定项目边界,即确定升压改造影响的电力线路范围,是以升压改造线路两端作为项目边界其中,步骤2)所述确定项目统计报告期,用于确定升压改造项目节约电力及电量的时间段,统计报告期包括电力峰荷发生的时间点。
其中,步骤3)所述测试设备安装在所述项目边界两端,避免了测量数据的冗余,又可以保证结果是项目边界内所有线路节约电力节电量的总和。
其中,步骤3)所述项目边界内升压改造前的元件静态参数包括:线路额定电压、线路长度、线路型号和线路电阻;改造前的元件静态参数通过查台账方式获得。
其中,步骤3)所述项目边界内升压改造后的元件静态参数包括:线路额定电压、线路长度、线路型号和线路电阻;改造后的元件静态参数通过查台账方式获得。
其中,步骤3)所述项目边界内升压改造后的动态运行参数包括:线路首端计量装置电量、线路功率因数、线路末端计量装置电量、线路首端计量装置负荷最大时功率和线路电能损耗量。
其中,所述测试设备为计量装置。
其中,步骤4)计算项目的节约电力及电量包括统计报告期节约电力Δ(ΔP)和节约电量Δ(ΔE);
当线路电导不能忽略时,计算节约电力Δ(ΔP)和节约电量Δ(ΔE)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51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储能移动充电站
- 下一篇:一种户外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