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微灌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5030.6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7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良;齐亚峰;段晓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灌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微灌溉装置,属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是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传统灌溉方式并未考虑作物生长和根系发育状况,从而导致水的利用效率极其低下。然而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供水紧张,因此,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控制灌溉,既可以为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又可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过去农业灌溉普遍采用粗放的地面漫灌形式,水资源浪费严重,效率极低。近年来,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迅速。节水灌溉所采用的灌溉设备有:喷灌、微喷灌、滴灌、渗灌或地下滴灌等。喷灌由于在地面上进行,容易受气候条件如干旱、风力过大等因素造成水的蒸发和漂移损失较大,使得节水效果并不理想;微喷灌、滴灌、渗灌等虽然具有很好的节水效果,但仍存在灌溉后地表水分蒸发产生的水分损失问题;地下滴灌对节水农业灌溉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目前,涉及的地下灌溉有:地下灌溉的装置和方法(87104234)、一种植物地下灌溉系统(00136562.2)、脉冲地下灌溉系统(201110074183.8)、地下灌溉系统(200310119540.3)、一种无压根区局部控水地下灌溉系统(03108051.0)、一种地埋式压力涌泉根灌灌水器(201110411698.2)及水缆地下灌溉系统及其应用(200910071473.X)等专利提供了地下灌溉的方法和系统,但这些地下滴灌系统大都需事先埋入地下,不能根据灌溉需要随意插拔,位置和深度固定,不能随着作物的生长而变化深度,使作物根系吸收地下水分很难达到最佳效果,或者是容易吸入土壤颗粒等,引起灌水器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微灌溉装置,该方法可在最佳位置给作物灌溉,满足作物需水要求,且灌溉位置及深度均可调,以解决作为根系吸收水分不佳、灌水器容易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下微灌溉装置,包括破土锥1、外管2,破土锥1安装在外管2下端,其特征在于:外管2内安设有进退旋转杆3、进水管4、固定器6、刮土器7、灌水器8,固定器6安装在外管2中部,进退旋转杆3、进水管4通过固定器6安装在外管2内,刮土器7安装在外管2内下侧,外管2下部安设有滑轨9,灌水器8安装在滑轨9上。
所述破土锥1为实心或空心的圆锥体,以减小该装置插入土壤时的阻力,破土锥1通过其上端设有的螺纹安装在外管2下端。所述外管2为圆管,其外壁上设有刻度,以表示该装置中灌水器8距离地面的深度,即灌溉深度,外壁上侧焊接有手柄,以便于人手握手柄使力将该装置插入土壤中,其下侧开设有孔,孔大小与灌水器8的外形一致,用于灌水器进出。
所述进退旋转杆3一端安设有手柄,另一端安设有齿轮。所述灌水器8一端安设有齿条,齿条与进退旋转杆3下端安设有的齿轮啮合,使用时,旋转进退旋转杆3的手柄,使转进退旋转杆3下端的齿轮旋转,从而带动灌水器8的齿条移动,使灌水器8在滑轨9内滑动,另一端为圆锥体,以便灌水器8滑出外管2时减小土壤阻力,顺利破土,其下部开设有滑动槽,灌水器8通过滑动槽安装在外管2下部的滑轨9上,其内部开设有水流通道。所述灌水器8的下侧开设有圆形或方形坑槽,坑槽与水流通道连接,坑槽内径大于水流通道直径,这样使出水口与土壤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系统内部产生负压时,吸入土壤颗粒,引起灌水器堵塞。
所述进水管4为空心圆管,其上端安设有水阀5,下端与灌水器8开设有的水流通道相连。所述固定器6为带环状卡口的固定杆,环状卡口的内径与进退旋转杆3、进水管4的外径一致,固定器6通过两端固定在外管2的内管壁上。所述刮土器7安装在外管2内壁下侧孔的两侧,刮土器7为盒状物,盒状物一端为开口,其盒内安装有弹簧和铁片,弹簧一端与盒底连接,另一端与铁片连接,当灌水器8滑动时,铁片在弹簧的作用下,其刃口始终与灌水器8的外表面贴紧,并刮去灌水器8外面的土。所述滑轨9为两条平行固定轨道,其通过两端固定在外管2的内管壁上,轨道与灌水器8的滑动槽配合,其每条轨道上安设有滑动限位阀,以限定灌水器8的滑动,防止灌水器8过进或过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5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