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砂分离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3254.3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隋红;何林;李鑫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1/04 | 分类号: | C10G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砂 分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油砂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1)油砂或油页岩矿经粉碎机(27)粉碎后,经物料输送机(28)送至搅拌槽(29)中与循环有机溶剂混合并充分搅拌,形成有机溶剂、沥青和砂粒混合浆液Ⅰ,当循环溶剂损失达到5%以上时补充新溶剂;
2)有机溶剂、沥青和砂粒混合浆液Ⅰ输送至机械化澄清槽(30)静置,机械化澄清槽(30)底部一级处理残砂+溶剂(5)进入二级萃取槽(31)内与循环溶剂混合进行再次萃取;
3)二级萃取槽(31)内形成的有机溶剂、沥青和砂粒混合浆液Ⅱ输送至第二个机械化澄清槽(30)静置进行液固分离;
4)第二个机械化澄清槽(30)底部的二级处理残砂输送至流化干燥塔(32)内;
5)流化干燥塔(32)通入流化气体(12)作为介质,将第二机械化澄清槽(30)底部输送过来的固体内的残留溶剂干燥带出;
6)从流化干燥塔(32)塔顶出来的含有溶剂蒸汽气体混合物经冷凝器(33)冷却,回收其中冷却为液相的溶剂,回收的溶剂Ⅰ进入到溶剂储罐(40);自冷凝器排放的循环的流化气体(11)进入流化干燥塔(32)循环利用;
7)把两个机械化澄清槽(30)中分离出的一级溶剂沥青混合液+微颗粒(4)和二级溶剂沥青混合液+微颗粒(7)送入旋液分离器(35)进行液、固分离,除去悬浮微颗粒中的粗颗粒物;
8)把自旋液分离器(35)上部出来的悬液分离后溶剂沥青混合液+微颗粒(15)送入过滤器(36)再次进行液、固分离以除去其中残留的微颗粒物;
9)经过滤器(36)分离出来的液相溶剂和沥青油混合物(22)输送至精制单元(39)进行溶剂、沥青油分离和沥青油精炼;
10)从精制单元(39)分离而获得的回收的溶剂Ⅱ输送至溶剂储罐(40)进行循环使用;
11)溶剂和沥青油混合物(22)经精炼单元(39)后可获得精炼后的产品(25);
12)把所述的从旋液分离器(35)和过滤器(36)分离出来的含有沥青的固体颗粒物Ⅰ和含有沥青的固体颗粒物Ⅱ混合后送入焚烧炉(37)进行焚烧,同时向焚烧炉中加入燃料(20),使焚烧后获得的热量能够资源化利用;从焚烧炉(37)出来的热气体(19)除尘后一部分送入预热器(34)进行热交换以加热流化气体;焚烧后残留矿物粉末(21)直接从焚烧炉底部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砂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为烷烃-芳烃、烃-酮类、烃-醇类或烃-酯类的混合物;或者石脑油、汽油、柴油或重整汽油的一种或多种烷烃与芳烃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砂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烃-芳烃混合物体积比烷烃:芳烃=(1~10):1;所述的烃-酮类、烃-醇类、烃-酯类的混合物,体积比为烃:酮或醇或酯=(0.5~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砂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中一级萃取搅拌槽中溶剂与油砂的质量比(1~10):1,溶剂温度为25~100℃,搅拌时间为2~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砂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中的循环溶剂与一级处理残砂+溶剂(5)的重量比为(0.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砂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中的循环溶剂操作于二级萃取槽内的温度为25~80℃,萃取搅拌时间为2~6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砂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5)中通入的流化气体介质为二氧化碳、氮气等,温度为50~1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砂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砂分离过程为从搅拌槽(29)至二级萃取槽(31)的一级或二级萃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砂分离方法,其特征是分离方法可应用于油页岩中页岩油的提取。
10.实现权利要求1的油砂分离装置,主要设备包括粉碎机、物料输送机、搅拌槽、二级萃取槽、机械化澄清槽、流化干燥塔、冷凝器、预热器、旋液分离器、过滤器、焚烧炉、溶剂和沥青油储罐、溶剂储罐、精制单元和机泵;其特征是:物料传输机位于粉碎机底部,连接至搅拌槽上部;搅拌槽底部用输送管路经输送设备连接至机械化澄清槽,机械化澄清槽底部由管路连接至二级萃取槽顶部,此二级萃取槽与另一机械化澄清槽由管路连接,该澄清槽的底部出口连接至流化干燥塔顶部;带有冷凝器和加热器的气路管路由硫化干燥塔底部连入,从干燥塔顶部导出循环;两级澄清槽顶部均有物料出口,两出口汇合连入旋液分离器顶部入口,旋液分离器顶部连接至过滤器,底部连接至焚烧炉;而过滤器出口一端通向精炼单元,另一端连接至焚烧炉;精制单元设有多个物料出口,其中之一连接循环储罐入口,另外出口连接精炼后产品储罐,其余连至其他后续单元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32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