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构件与钢支撑H型预埋连接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1774.0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宫海;刘卓;王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科钢结构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58 | 分类号: | E04B1/58;E04B1/41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龙哺;冯志云 |
地址: | 2012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构件 支撑 型预埋 连接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房屋的房梁与房柱之间加强房屋结构的支撑力的混凝土构件与钢支撑H型预埋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用广泛,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具有以下优点:
(1)就地取材。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砂和石料所占比例很大,水泥和钢筋所占比例较小,砂和石料一般都可以由建筑工地附近提供。
(2)耐久、耐火。钢筋埋放在混凝土中,经混凝土保护不易发生锈蚀,因而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当火灾发生时,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会像木结构那样被燃烧,也不会像钢结构那样很快达到软化温度而破坏。
但是钢筋混凝土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缺点,例如:
(1)自重大。钢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约为25kN/m3,比砌体和木材的重度都大。尽管比钢材的重度小,但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因而其自重远远超过相同跨度或高度的钢结构的重量。
(2)抗裂性差。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非常低,因此,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经常带裂缝工作。尽管裂缝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结构发生破坏,但是它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美观。当裂缝数量较多的开展较宽时,还将给人造成一种不安全感。
(3)耗能性能不如钢结构优越。
如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侧刚度不够时候,通常需要设置抗侧力构件-剪力墙、支撑等,以增大其抵抗水平载荷的能力。由于混凝土为脆性材料,其抗震性能较差,在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通常需要耗能原件。钢支撑既是一种有效的抗侧力构件,可使框架结构具备更高的抗侧刚度,特别地,当钢支撑为屈曲约束支撑时,是性能优越的耗能构件,通过其芯板的屈服耗散大量被结构吸收的地震能量。
将屈曲约束支撑用于混凝土框架中既能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又能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且不增加结构的整体造价,应用前景广泛。
而现有的钢支撑与混凝土连接节点连接处需要在混凝土构件内预埋型钢,又施工难度大,混凝土内钢筋布置与型钢位置冲突,混凝土易开裂的缺点。如采用传统的钢支撑与混凝土构件相连的方式又会出现连接节点承载力低,且节点滞回性能较差。
目前应用的技术中有利用钢板-钢筋组合形成的预埋连接件,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如专利号为200910195822.9的中国专利,但在此技术中存在钢筋的间距与排数存在限制以及节点承载力小等问题;另外,也有在梁与柱的内部使用一圈钢板构成的包钢件以增加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的技术,但该技术存在用钢量大、构造不方便等问题。本发明希望提供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构件与钢支撑H型预埋连接节点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与钢支撑H型预埋连接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与钢支撑H型预埋连接节点,安装于房屋的梁与柱之间,其包括:混凝土构件部分,位于梁跨处或梁和柱的连接节点处,所述混凝土构件部分包括:混凝土梁内纵筋;混凝土梁内箍筋,所述混凝土梁内箍筋与所述混凝土梁内纵筋相垂直,且包围所述混凝土梁内纵筋;混凝土柱内纵筋;混凝土柱内箍筋,所述混凝土柱内箍筋与所述混凝土柱内纵筋相垂直,且包围所述混凝土柱内纵筋;第一钢板、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以及所述第二钢板位于梁内或柱内,所述第一钢板位于梁或柱内靠近梁和柱所围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二钢板位于梁或柱内远离梁和柱所围区域的一侧,所述混凝土梁内箍筋和所述混凝土柱内箍筋位于所述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连接节点部分,所述连接节点部分与所述混凝土构件部分相连接,所述连接节点部分包括:第一支撑连接节点板,所述第一支撑连接节点板位于梁和柱所围区域内,并且与所述第一钢板相连接;第二支撑连接节点板,所述第二支撑连接节点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连接节点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连接节点板相垂直;以及钢支撑,所述钢支撑的两端各与一所述连接节点部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构件部分还包括:第三钢板,所述第三钢板位于所述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钢板。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构件部分位于下梁和柱的连接节点处,其包括两块第一钢板以及两块第二钢板,两块所述第一钢板位于下梁和柱的夹角处,呈L型,所述第二钢板与所述第一钢板相平行且长度与所述第一钢板的长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连接节点部分与所述混凝土构件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连接节点板位于梁和柱所围区域内,且位于两块所述第一钢板之间,与两块所述第一钢板垂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科钢结构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蓝科钢结构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1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形LED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门诊输液监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