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醌氧化制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1598.0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高爽;李军;吕迎;张毅;张恒耘;赵公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46/08 | 分类号: | C07C46/08;C07C50/28;C07C50/24;C07C50/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氧化制备醌,具体涉及一种催化氧化氢醌制备醌的方法。
背景技术
醌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在制药和精细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关于氢醌氧化制备醌的方法的报道很多,主要分为化学计量氧化和催化氧化。化学计量氧化多用Fremy’s盐,重铬酸钠-硫酸混合物,碘-过氧化氢,diphenyl diselenide-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硝酸铈胺为氧化剂,他们虽然能够把氢醌氧化成醌,但是这些方法会产生大量的废物,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氧气是最理想的氧源,过渡金属催化的氧气氧化法与传统的氧化反应相比具有更加温和,绿色、环境友好等优点,引起化学家的关注。1995年Sakai等(Inorg.Chim.Acta,1995,234,157-161)采用二聚的三价Pt络合物为催化剂,在氧气存在下,可以将氢醌氧化成醌。1997年Pac等(J.Org.Chem.,1997,62,3194-3199)报道了在乙酸丁酯溶剂中,三氧化二铝负载的硫酸铜可以催化分子氧氧化氢醌,高产率得到醌。2005年潘志权等(Chin.J.Chem.,2005,23,835-842)以Cu的大环N,O络合物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在甲醇-乙腈混合溶液中可以将2-甲基苯氢醌氧化成2-甲基苯醌。2008年Kobayashi等(Angew.Chem.In.Ed.,2008,47,8093-8095)在氯仿-水溶剂中用聚合物负载的纳米Pt催化分子氧氧化氢醌,得到大于95%收率的醌。上述方法都是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既增加了成本,又不环保。同时残留的金属对于制药和食品应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使它们只有微量残留。从经济和绿色化学的观点来看,氢醌氧化制备醌的方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氧化体系存在金属残留,污染等问题提供一种以水为反应介质,分子氧为氧源的亚硝酸钠催化氧化氢醌制取醌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价廉绿色氧化剂氧气,降低了生产成本,对环境没有污染。同时水是一种理想的氧化反应溶剂,它不仅可以避免来自有机溶剂的副产物生成,又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氧化反应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在水溶剂中,以亚硝酸钠为催化剂,Amberlyst15为助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对氢醌进行氧化。
本发明所使用的氧气压力为0.1MPa~1.0MPa,优选0.5MPa~1.0MPa
本发明所适宜的底物为氢醌,分子式为其中R1,R2,R3,R4=H,OMe,CnH2n+1(n=1~10),Ph,Cl,Br。
本发明适合的反应温度典型的约为15℃~100℃。优选的,该反应约在30℃~40℃进行。
本发明催化剂亚硝酸钠和氢醌以0.5:100~15:100的摩尔比进行反应。优选为1:100~10:100。亚硝酸钠的用量与底物的活性有关,活性高的底物,亚硝酸钠的用量较少,活性低的物质亚硝酸钠的用有所增加。催化剂亚硝酸钠和助催化剂Amberlyst15以1:1~1:15的质量比进行反应。优选为1:1.5~1:4。Amberlyst15对反应有很大影响,它的作用是为反应提供一定的酸性。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过滤,萃取,浓缩后可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由于上述技术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催化体系的氧化反应,使用绿色价廉的氧气为氧源;避免了使用现有技术中毒性和危险性较大的氧化剂,对环境友好,而且成本相对较低。
2、水做溶剂对环境无污染,产物分离简单。
3、由于氧气,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使用使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操作简单,产品易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些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不应将这些实施例当做本发明范围限制。反应在带有聚四氟内衬的100mL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的。
实施例1反应条件的考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1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赖氨酸脱羧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生石灰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