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窗遥控升降防夹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8607.0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白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窗 遥控 升降 报警装置 及其 报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子电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车窗遥控升降防夹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为方便用户使用,现在的汽车普遍带有遥控玻璃锁功能,但国家最新要求,此功能的实现要有自动防夹功能,以避免对人员造成误伤害。有些汽车采用玻璃遥感自动防夹功能,虽然技术先进,但是其造价昂贵,且不易实现,很难普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有效避免人员被车窗玻璃夹伤的车窗遥控升降防夹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
本发明的车窗遥控升降防夹报警装置包括车窗升降电机、控制所述车窗升降电机的开关和电源,所述电源通过开关与车窗升降电机的电源电路相连;关键在于该车窗遥控升降防夹报警装置还包括一个音响装置,所述音响装置的音频输入端连接有一个音频发生装置,所述音频发生装置具有遥控接收单元;所述音响装置的电源电路与所述开关相连,以使音响装置的电源输入与车窗升降电机的电源输入同步。
进一步地,所述音频发生装置为集成有遥控接收功能和存储功能的芯片,或者所述音频发生装置和开关集成于车身控制器内,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应用上述的车窗遥控升降防夹报警装置的报警方法如下:所述音频发生装置接收到遥控升窗的信号后,向音响装置发出音频信号;车窗升降电机在所述开关接通后,在车身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升窗操作;所述音响装置在所述开关接通,且收到音频信号后,发出警报声,并在所述开关断开后停止警报声。
进一步地,为避免车内的其他音响装置对警报音的干扰,所述车身控制器在收到遥控升窗的信号后,首先静音车内的其他音响装置,然后再向音响装置发出音频信号,并在开关断开后恢复车内的其他音响。
进一步地,为在升窗前就像人们发出警报,给人们反应的时间,所述车身控制器在输出音频信号的同时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达到预定时间T才开始控制车窗升降电机进行升窗操作;所述预定时间T大于1秒。
本发明的车窗遥控升降防夹报警装置可以利用车上原有的硬件设备进行改造而成,利用遥控升窗信号和车窗升降电机的状态来控制音响装置播放所需要的提示音,从而在升窗时对人们进行提示,避免出现人员夹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窗遥控升降防夹报警装置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窗遥控升降防夹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车窗遥控升降防夹报警装置包括车窗升降电机1、控制车窗升降电机1的开关2和电源3,电源3通过开关2与车窗升降电机1的电源电路相连;关键在于该车窗遥控升降防夹报警装置还包括一个音响装置4,音响装置4的音频输入端连接有一个音频发生装置5,音频发生装置5具有遥控接收单元;所述音响装置4的电源电路与开关2相连,以使音响装置4的电源输入与车窗升降电机1的电源输入同步(即音响装置4与车窗升降电机的电源电路并联)。
音频发生装置5和开关2集成于车身控制器内,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如图2所示,应用上述的车窗遥控升降防夹报警装置的报警方法如下:车身控制器在收到遥控升窗的信号后,首先静音车内的其他音响装置,然后再向音响装置发出音频信号;车窗升降电机在所述开关接通后,在车身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升窗操作,并在车窗升顶后断开开关;所述音响装置在所述开关接通,且收到音频信号后,发出警报声,并在开关断开后停止警报声;车身控制器在开关断开后恢复车内的其他音响。
进一步地,为在升窗前就像人们发出警报,给人们反应的时间,车身控制器在输出音频信号的同时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达到预定时间T才开始控制车窗升降电机进行升窗操作;所述预定时间T大于1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8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