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25555.1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江治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V8/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导光板结构,尤指一种利用嵌入射出方式以将楔形入光体接合于已成型且其厚度小于楔形入光体的入光面厚度的平板出光体的一侧的导光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利用导光板以使光线均匀射出的设计通常将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设置于对应导光板的入光面之位置上,藉此,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线即可从入光面入射至导光板内,并接着经由导光板的内部导光结构(例如形成于导光板底部的光学微结构等)的引导而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进而提供光线充足且亮度均匀的面光源。
在先前技术中,上述导光板的成型通常是使用射出成型制程来完成,然而,由于射出成型制程具有工件厚度的成形限制,故不利于导光板的薄型化设计。除此之外,薄型化导光板通常会出现因入光面厚度小于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厚度之缘故所产生的光线使用效率不佳与漏光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嵌入射出方式以将楔形入光体接合于已成型且其厚度小于楔形入光体的入光面厚度的平板出光体的一侧的导光板结构,以解决上述之问题。
未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导光板结构,其用来接收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线,该导光板结构包含:平板出光体和楔形入光体,其中楔形入光体以嵌入射出的方式接合于该平板出光体的一侧且具有入光面,该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线经由该入光面入射至该楔形入光体内,该入光面的厚度是对应该发光二极管的厚度且大于该平板出光体的厚度。
较佳的,该平板出光体与该楔形入光体接合的该侧系具有凹凸接合结构。其中,该凹凸接合结构呈锯齿状。
较佳的,该平板出光体具有出光面以及底面,该出光面与该底面彼此相对,光学微结构形成于该底面上,其用来散射该平板出光体内的光线以从该出光面射出。其中,该光学微结构是以模内转印的方式形成于该底面上。
较佳的,该楔形入光体的该入光面上形成有光学散射结构,其用来散射该发光二极管经由该入光面所入射的光线,以增加该发光二极管相对该楔形入光体的发光角度。其中,该光学散射结构呈锯齿状。
较佳的,该平板出光体的组成材质与该楔形入光体的组成材质相同。该平板出光体以及该楔形入光体是由聚碳酸酯材质所组成。
较佳的,该平板出光体的厚度等于0.25mm,该楔形入光体的该入光面的厚度等于0.3mm。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利用嵌入射出方式以将楔形入光体接合于已成型且其厚度小于楔形入光体的入光面厚度的平板出光体的一侧,藉以进一步地缩减导光板结构的整体成型厚度,从而制造出具有超薄厚度的导光板结构,以利后续光学装置(如发光键盘等)的薄型化设计。另外,透过楔形入光体的入光面的厚度对应发光二极管的厚度的设计,本发明亦可有效地解决以往因薄型化导光板的入光面厚度小于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厚度的缘故所产生的光线使用效率不佳与漏光的问题。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施方式及所附图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导光板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导光板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出的导光板结构10的立体示意图,导光板结构10用来接收发光二极管(图中未画出)所发射的光线,借此以提供光线充足且亮度均匀的面光源,在此实施例中,导光板结构10可应用于键盘的发光设计上(但不以此应用为限),导光板结构10可设置于键盘内对应按键的位置上,而键盘内的发光二极管则是可设置于导光板结构10的一侧,藉以使得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线可经由导光板结构10朝按键的方向投射出,从而发挥键盘具有发光功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5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