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20298.2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麦基;霍华德·W·安德鲁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1 | 分类号: | H01R13/641;H01R13/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安装有探测开关的电连接器,它能够准确的检测出对接插头的插入和拔出。
【背景技术】
2010年3月24日公告的中国发明专利第200920302251号揭示了一种安装有探测开关的电连接器,用来检测对接插头的插入和拔出。这种电连接器包括矩形的绝缘本体和包覆于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此矩形的绝缘本体在其前段部分的中间设有一个凹槽,在凹槽内形成对接舌板,对接舌板两侧设有若干端子。在对接舌板的一侧与绝缘本体间隔开而形成间隙,绝缘本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探测开关,探测开关凸伸入间隙里,用来检测对接插头插入或拔出情况。然而,在实际需求中,会根据不同的要求需要提供不同的探测开关,上述探测开关可能满足不了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探测开关模组。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设有若干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金属外壳及探测端子模组,金属外壳包覆绝缘本体而形成向前贯穿的对接腔,金属外壳设有第一、第二侧壁及自第二侧壁向内延伸入对接腔的弹性片,探测端子模组固定在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二侧壁的外侧,探测端子模组包括固定于其上的探测端子,该探测端子位于弹性片的外侧并与弹性片间隔对齐,弹性片与探测端子形成一对常开的探测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探测端子模组与金属外壳的弹性片形成开关端子,使得其能够适用第二侧壁内无绝缘体的结构,当然也可以适用于有绝缘体的结构,探测端子模组结构新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从底部看时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5为电连接器沿如图1虚线A—A的剖视图。
图6为电连接器沿如图2虚线B—B的剖视图,此剖视图呈现出对接插头未插入时开关的状态。
图7与图6相似,呈现的是当对接插头插入时开关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情况做更详细具体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金属外壳1、绝缘本体2、探测端子模组3和若干导电端子4。
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为一种标准的USB3.0连接器,必须指出的是其他带有包覆其外的金属外壳的相似的连接器诸如USB2.0连接器、eSATA连接器、DisplayPort连接器等等也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适用本发明的创作内容。由于USB3.0连接器的结构不是本发明的关键点,为了简化,USB3.0连接器的详细描述可参美国专利第7,670,191号,本处不再赘述。
金属外壳1由金属片冲压而成,其包括顶壁11、底壁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和后壁15。金属外壳1包覆于绝缘本体2而形成一个向前贯穿的对接腔10,用来收容对接插头200(参图7)。后壁15由顶壁11先从后边缘向后延伸然后再向下弯曲而形成。后壁15包括基部151、从基座151纵向两端延伸的第一翼部153和第二翼部152。第一和第二翼部153、152向前弯折延伸并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壁13、14保持紧密接触。第一翼部153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第一侧壁13上,此方法能够保证金属外壳1的稳固接触。第二翼部152与第二侧壁14相间隔,两者之间留有一个间隙150,用来容纳探测端子模组3。第二侧壁14从其后边缘向前延伸有一个细长的固定槽143,在第二侧壁14前边缘弹性片的前端还设有一个固定缺口144。锁板142从第二侧壁14的底部边缘向下延伸,用来将电连接器100固持在印刷电路板上。此外,弹性片141自第二侧壁14冲压形成,弹性片141自第二侧壁向内倾斜延伸,其形成有向内凸出的弯折部1411,该弯折部1411向内伸入直至暴露在对接腔10中。弹性片141随着对接插头200的插入和退出可以向外或者向里移动。
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向前延伸的舌板,金属外壳固定在基座而包围舌板,舌板与金属外壳之间无基座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0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的箱包拉杆疲劳试验机
- 下一篇:自动重合闸断路器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