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菜移栽法及专用移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9104.7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0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崇友;袁文胜;金诚谦;石磊;闵启超;唐宗义;胡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菜 移栽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菜栽植方法——移栽法,同时还涉及实现该方法的专用移栽机,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油菜种植面积9000多万亩,其中70%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种植。水稻与油菜交替种植的轮作是主要种植制度。为了满足一年两熟甚至多熟的农时要求,尽量缩短油菜在本田中生长周期,长期以来,油菜一直采用:苗田人工播种育苗——成苗后人工拔苗——人工移栽油菜苗至大田的移栽种植方式,俗称人工裸苗移栽。这种油菜种植方式使用人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随着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用工成本不断上升,上述传统种植方式已严重影响到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使油菜种植出现连年下降的趋势。
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200720035047.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夹持式油菜裸苗移栽机,该机只能用于实现裸苗的移栽,即将苗田培育的菜苗从苗田拔起、整理后整齐放置到油菜裸苗移栽机上的苗箱中,机具挂接在四轮拖拉机上,配2—4套夹持式移栽部件(同时移栽2—4行),对应于每行需要有1个专人从秧箱中取苗,喂给栽植机构。由于人工分拣、喂苗的速度低,机器移栽速度受到限制,另外其工作部件钳夹夹持油菜苗的根茎部,易伤苗。实践证明,该机具用于油菜的移栽,需要人工拔苗、运苗(菜苗从苗田运送到机器上)、喂苗和驾驶机器,辅助用工多,作业效率低,易伤苗,未能得到大面积推广。
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110129961.9 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取喂钵体苗移栽机,该机用于穴盘钵体秧苗的移栽,移栽时整盘苗放在机具上,一人驾机,可以实现取苗及移栽全部由机具自动完成,使用专用的钵体苗育苗盘育苗(一种制有呈阵、列分布育苗钵体的吸塑软盘,油菜育苗通常使用的是128穴的育苗盘)。这种育苗技术主要用于蔬菜、花卉、林木育苗,需要与无土室内育苗衔接,育苗基质用泥碳、垤石等材料,其优点是育苗环境可控,能培育出无病、虫害壮苗,但育苗设施造价高,只有大规模生产、并且附加值高的作物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将其用于需要土壤育苗的油菜生产育苗显然不适用,且生产效率较低,苗盘需要量大,成本高。
由上述现有技术可以看出,油菜移栽已经受到普遍关注,然而现有的两种机具虽然都能够实现油菜半机械化或机械化移栽,但前者采用的是链夹持式栽植机构,需要用人工喂苗,存在作业效率较低及使用人工多且易伤苗的缺点,后者使用的是油菜穴盘苗,育苗成本高,并且机具结构复杂、造价高、作业效率低。因此均难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生产效率高、种植质量有保证且作业成本低的油菜移栽方法,同时给出实现该方法采用的专用移栽机。从而使其可以得到切实的推广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申请人打破传统思维,大胆设想尝试借鉴水稻移栽技术。因为目前水稻移栽技术已十分成熟,并得到普及,其常规步骤是:在280×580矩形育苗盘中播种育苗,具有专用的育苗播种生产线,可以在田间和温室、大棚中培育秧苗。这种水稻育苗方法培育出的水稻秧苗,其根系与土壤缠结成一体,成为可拎、卷、叠而不散的秧片,即所谓的毯状苗,这种形态的秧苗便于移栽机(或称水稻插秧机)切块栽插。
目前,在用的水稻移栽机均采用毯状苗分栽插移栽原理,机具形式有乘坐式和步行式(详见《农业机械设计手册 上册》中国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主要是动力底盘和栽插部件两部分,基中栽插部件由实现将毯状苗切块栽插的分插机构(P464),和为使栽插工作连续进行,并能保持良好均匀度,而配备的存储秧苗的秧箱,以及与分插机构相配合的送秧机构和移箱机构(P467)组成, 作业时由人工将毯状秧片放在秧箱上,每次分插机构的秧爪进入秧箱在秧片上切取一块,其上约有2-3株秧苗(视播种密度而定),移箱机构驱动秧箱横向左右移动位置,移动到左或右端头时秧箱上的送秧机构将秧苗往下送一次。此类栽插机构工作效率高,1分钟可栽插300 次左右,是上述穴盘移栽的数倍。插秧机的相关专利申请很多,其典型结构可以参见申请号为200780008772的中国专利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9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工锥形仓壁角钢的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性洗衣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