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仙叶状散热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7967.0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2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任立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立元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08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仙 叶状 散热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仙叶状散热片。
背景技术
风扇散热是目前常用的散热方法,缺点在于有噪声,有能耗,有灰尘和空气交换受到环境的不利影响。对流散热是一种无风扇的散热模式,目前常用的对流散热方式是采用厚重的金属部件增大热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这一方面会增大散热带来的成本,同时发热源和金属部件的距离也受到热管传热距离和效率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散热的方式不能够适用于大功率散热,而且受到现有电子产品结构的限制。因此,对流散热如何成功应用于电子产品的散热问题,既能够顺应当前电子产品的结构和布局,又能够有效地进行散热,同时做到经济耐用,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散热技术中,几乎所有的热量都是散发到空气中,一般与空气接触的部位为了增大表面积,往往采用并排多个散热鳍片的结构,这种结构虽然能够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但是却不能和家居环境协调,很难直接作为外观,外面往往需要加上覆盖物,这样就会抑制空气的流动,而导致设计者不得不引入风扇。另外,散热鳍片的制作工艺复杂,材料成本高,而且散热鳍片的形状受到空间的严重限制。当灰尘附着在散热鳍片表面,散热性能会降低,而且这些灰尘难以用抹布进行去除,往往需要用高压气流,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去除灰尘的频率,提升了清理成本。
针对散热鳍片的缺陷,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散热方法,既能够顺应当前电子产品的结构和布局,又能够有效地进行散热,同时做到经济耐用,更能够符合人们生态宜居的趋势性消费理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风扇散热和散热鳍片的缺点,本发明作为发明人提出的一整套仿生对流散热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一种散热叶,应用于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实现热量传导到空气中的功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仙叶状散热片,呈长条片状,由流体、金属碎屑、上表面和下表面组成,上表面和下表面贴合密封以后形成流体腔体,水仙叶状散热片的底部紧贴需要进行散热的热源,水仙叶状散热片的底部的流体腔体填充有金属碎屑,流体腔体填充有流体,水仙叶状散热片的底部的宽度是所贴在的热源的宽度的至少1.2倍,水仙叶状散热片的长度是宽度的至少3倍,水仙叶状散热片的顶部的宽度逐渐减小,下表面有至少一条平行于散热片长方向的水仙叶茎脉状导流槽,水仙叶茎脉状导流槽的横截面积随着远离水仙叶状散热片的底部而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水仙叶状散热片的流体腔体的厚度为至少1.5毫米。
优选的,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材质是金属材料。
优选的,所述水仙叶状散热片的长方向与垂直方向所呈的夹角小于60度。
优选的,所述上表面超过百分之五十的面积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与垂直方向所呈的夹角小于90度。
优选的,所述流体腔体的体积的至少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未被流体填充。
优选的,所述流体腔体填充液体。
优选的,所述金属碎屑为铜材或者铝材的切削碎屑。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热羽流在水仙叶状散热片的底部、和热源接触的部位产生,金属碎屑增大了热源和流体的接触面积,同时但多片散热片层叠的时候,金属碎屑可以提供力学支撑,另一方面,金属碎屑的尖锐表面有利于热羽的发射,各个发射的热羽团聚以后就会形成大尺度的热羽流;热羽流沿着垂直方向、也就是水仙叶状散热片的长方向流动,在上升过程中,热流体的热量通过上表面和空气接触,热空气在上表面升起并带走热量;热羽流在向着水仙叶状散热片的顶部流动的过程中逐步和空气交换热量,温度逐渐降低,在靠近水仙叶状散热片的顶部位置反方向流动,反方向流动的流体逐步汇聚在水仙叶茎脉状导流槽中,朝着水仙叶状散热片的底部流动,在此过程中,流体继续通过下表面和空气交换热量,温度继续降低,回到水仙叶状散热片的底部以后,在金属碎屑的加热下,重新变成热羽流,进入下一个热循环。流体腔体没有完全填充完全,为流体凝固的时候体积膨胀预留空间。水仙叶茎脉状导流槽同时起到加强筋的作用,确保水仙叶状散热片保持倾斜向上的形态,防止水仙叶状散热片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下垂。
本发明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技术原理实现:液体在金属碎屑的部位蒸发,变成蒸汽,蒸汽携带热量沿着垂直方向、也就是水仙叶状散热片的长方向上升,在上升过程中,蒸汽的热量通过上表面和下表面与空气接触,热空气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升起并带走热量,蒸汽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步凝结,凝结的液体沿着上表面和下表面向下流动,回流到金属碎屑的部位,再次变成蒸汽,进入下一个热循环。
本发明的创造性在于:
a、散热片呈长条片状,符合人们的家居和办公的审美习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立元,未经任立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7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