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表的智能封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7789.1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5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文;童培华;沈斌;徐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电力局;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3 | 分类号: | G09F3/03;G01R1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表 智能 封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表封印,尤其是一种电表的智能封印。
背景技术
电表封印是防止窃电的装置,传统的封印由铅质材料或塑料化工材质制作成一定形状,通过夹制的方式将所需固定的封线牢牢固定在封印上。这样结构的封印,结构非常简单,只依靠材料的物理特性维持固定状态。该种封印存在易变形、容易被人仿冒和启封的缺点,而且这种被动式的封印,只有在工作人员检查时才会发现是否被改动过,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封印被改动的情况,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为此有申请号为200820169770.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实时报警封印,这种实时报警封印自带一个电源,并且设有电子控制器和无线发射器,当封线有被改动时就可以通过无法发射器发出报警信号,但是由于封线规格不一,为便于安装,封线往往比较长,因此要将封线连接在一个作为收线装置的导体转轴上,在导体转轴带动下收缩封线,并且由一个止退装置防止封线退回,而导体转轴和止退装置体积较大,导致整个封印体积也较大,结构也较为复杂,这些都增加了封印的成本。
同时,电表封印的壳体是自出厂之后是不可开启的,因此上述的实时报警封印自带的电源自出厂之日起就是处于工作状态的,而电源是无法更换的,电源耗完电能,整个封印就要丢弃,所以要减少电源的电能在未接入电表之前的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表的智能封印,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还可以减少封印自带电源在未接入电表之前的损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表的智能封印,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电子控制器、和电子控制器相连的无线发射器以及与所述电子控制器连通的封线,所述的电子控制器带有一个电源,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穿过封线的两个封线孔,壳体内设有连接电子控制器的只进不出的接插装置,所述的封线包括了固定端和接插端,所述的封线的接插端插入所述的接插装置。封线和电子控制控制器采用了接插方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在安装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不用长度的封线,省去收线装置,节约了成本,减小了封印体积。
所述的封线的接插端包括信息线和信息线连接头,所述的信息线和信息线连接头联为一体,所述的信息线连接头插入接插装置。
所述的接插装置包括一连接了电子控制器电路的信息线连接座,所述的信息线连接座上设有一倒刺口,在倒刺口边沿设有倒刺片。在倒刺片的作用下,插入倒刺口的信息线连接头只能伸进不能被拔出。
所述的信息线连接头的头部呈锥形,其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的信息线的直径并形成台阶。信息线连接头锥形的头部可以方便其插进倒刺口,同时所述的倒刺片可以抵在台阶上,使得封线更加难以被拔出来。
所述的电源上设有一开启装置。
所述的开启装置包括开启按钮、触动片和固定片,所述的固定片连接在电源上并开有一导电孔,所述的触动片连接电子控制器电路并设有一触动头,所述的开启按钮可按动触动片使得触动片上的触动头进入导电孔。
所述的触动片为一导电弹片,所述的触动头呈钩状,其张开幅度大于所述的导电孔的直径。开启按钮按下触动片,触动片上的触动头就伸进了导电孔内,此时电源就被启用了,触动头的钩状设计使得电源一旦被接通之后就保持永久接通直至耗尽电能。
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穿过开启按钮的开关孔。
所述的壳体为圆形。采用圆形结构以达到美观和有效利用空间的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封线以接插的方式和电子控制器电路连接,并且设有倒刺结构,封线只进不出,结构简单,连接牢固,省去了其他的收线装置,节约了成本,减小了封印体积;设置了开启装置来启用电源,使得电源在未接入电表之间是空闲的,减少了损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封线接插端的连接图;
图3为本发明自带的电源以及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电力局;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湖州电力局;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77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