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精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5291.1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2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史荣炳;史荣荐;孙洪如;陈东方;胡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洁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22 | 分类号: | C07C31/22;C07C29/88;C07C29/76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362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柴油 副产品 甘油 精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生物柴油副产品甘油精制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生物柴油投资热迅速升温,在生物柴油产量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副产了大量的粗甘油。作为生物柴油生产过程的主要副产物甘油来说,每生产十吨生物柴油,就大约副产一吨粗甘油。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重,选择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前能源研究的重点,生物柴油是一种优质的石化柴油替代产品,以其对环境的友好性及可再生性,已得到世界广泛关注。现阶段发展生物柴油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降低生产成本,而其途径之一,便是对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副产的甘油加以充分利用。甘油可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也可用作溶剂、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等,精制后的甘油不仅可广泛用于食品、医用领域,还能制备1,3-丙二醇等有机中间体,在高分子合成中(如化妆品、树脂等)有重要的作用。一般现有技术生产生物柴油得到的副产品粗甘油,颜色深,杂质多,精制困难,成品品质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生产生物柴油副产大量粗甘油的现状,为更好地充分利用资源,公开一种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精制工艺,包括采用草酸钠络合去杂、活性炭脱色去味等技术,生产高品质精制甘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精制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稀释
取用生产生物柴油所得副产粗甘油,加入粗甘油重量10%~30%的稀释剂稀释;
B.脱盐
取稀释粗甘油,进行中和至pH值5~7,加热至70℃~80℃温度,搅拌50min~60min,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三层液体:上层为粗脂肪酸,中层为甘油、水及少量甲醇,下层为盐及副产皂,取中层的混合物在旋转蒸发器中脱气干燥,得到脱盐甘油;
C.去杂
取脱盐甘油,加入质量分数为0.02%~0.03%草酸钠搅拌均匀,控制温度为70℃~80℃,混合时间30min~70min,再过滤除去杂质,得去杂甘油;
D.蒸馏
先将去杂甘油进行常压加温蒸馏蒸出甲醇及大多数水分,接着升温至164℃~204℃蒸馏收取半成品甘油;
E.脱色去味
取半成品甘油,并取甘油重量0.3%~1.3%的活性炭,分2次加入,于70℃~80℃温度下循环脱色,脱色时间30min~60min,得到成品甘油。
所述的一种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精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A.稀释工艺步骤中采用的所述稀释剂为甲醇或乙醇。
所述的一种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精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B.脱盐工艺步骤中,采用磷酸进行稀释粗甘油的中和。
所述的一种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精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B.脱盐工艺步骤中,优先工艺条件为稀释粗甘油中和至pH值5,加热至70℃温度,搅拌60min。
所述的一种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精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C.去杂工艺步骤中,优先工艺条件为在脱盐甘油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03%草酸钠搅拌均匀,控制温度为80℃,混合时间30min,再过滤除去杂质。
所述的一种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精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D.蒸馏工艺步骤,采用闪蒸技术进行甘油高真空低温闪蒸,闪蒸温度为140℃~160℃,闪蒸压力为30KPa,得到半成品甘油。
所述的一种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精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E.脱色去味工艺步骤,采用树脂床及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半成品甘油脱色去味,得到成品甘油。
本发明的一种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精制工艺,包括采用草酸钠络合去杂、活性炭脱色等技术,生产高品质精制甘油,工艺方法简单,甘油得率高,所得成品精制甘油纯度高,质量品质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精制工艺步骤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精制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稀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洁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洁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5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波元件和使用它的天线共用器
- 下一篇:建筑物液化地基抗震箱式封盖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