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盘式磁动力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4511.9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0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江平 |
主分类号: | H02K53/00 | 分类号: | H02K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0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水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盘式磁 动力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机,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磁力驱动的动力机。
背景技术
磁动力机是一种新的动力机械,但目前已发明的磁动力机,由于多数单一利用永磁体与机械机构的简单组合,使发明的磁动力机技术设计上不成熟,普遍未取得可靠效果,现市场上依然缺乏结构完善、高效实用的磁动力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斜盘式磁动力机,它通过电磁装置与永磁体的配合,利用间歇通电技术,使永磁体带动双向导向轴机构往复运动,驱动斜盘旋转做功输出动力;斜盘式磁动力机正常运转后,由机内发电机供电,提供磁动力机工作,达到循环利用,不消耗其它能源,输出功率大,节能环保。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盘式磁动力机,主要有旋转机械部分、驱动单元、电部分组成。旋转机械部分选用无磁性材料制作,包括机体、斜盘、直线轴承、双向导向轴、半球、主轴、推力轴承、轴承、液压泵、油管、机体端盖、端盖轴承,机体内以主轴为圆心沿圆周均匀分布装有多个直线轴承,其多个双向导向轴两端均装在直线轴承中,主轴上设有斜盘,斜盘外缘装在双向导向轴槽中,双向导向轴中部的槽中设有球窝,球窝中装有两个半球,半球平面与斜盘接触,半球球面与双向导向轴的球窝接触,主轴一端经左推力轴承、轴承、液压泵,穿过端盖轴承与输出动力轮连接,主轴另一端经右推力轴承、轴承,穿过端盖轴承与皮带轮连接,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机内发电机相连,液压泵与出油管和进油管相连。驱动单元设在双向导向轴的两端,每个驱动单元由永磁体、电磁装置组成,永磁体由磁铁、磁铁固定架组成,磁铁装在磁铁固定架内,并用螺杆固定在双向导向轴上,磁铁固定架与机体之间装有直线导轨,固定在机体上的电磁装置由线圈、铁芯组成,线圈缠绕在铁芯上,铁芯由易磁化且易去磁材料制成,电磁装置的铁芯与永磁体的磁铁带磁性一端对正,电磁装置线圈通电后,铁芯被磁化,铁芯产生的磁性与磁铁相对面磁极的磁性相同,两者产生排斥力,线圈断电后,铁芯产生的磁性消失,铁芯与磁铁产生吸引力。电部分包括蓄电池、电源开关、调节器、间歇通电控制器、机内发电机,蓄电池和机内发电机电源输出端与电源开关相连,电源开关输出端与调节器相连,调节器输出端经过两个静触点,连接电磁装置输入端;间歇通电控制器装在机体端盖上,由凸轮、推杆、导向槽、圆轮、复位弹簧、绝缘板、导电片组成,凸轮装在主轴上,复位弹簧套在推杆上,推杆装在导向槽中,圆轮装在推杆下端与凸轮完全接触,绝缘板固定在推杆上,导电片固定在绝缘板上,导电片与固定在机体端盖的两个静触点相配合。
本发明的优点是:1、将电磁转换原理与斜盘式旋转机构巧妙的结合起来,它通过电磁装置与永磁体的配合,双向导向轴同时受到一推一拉两个力的作用,进行往复运动,由于有多个驱动单元同时驱动斜盘旋转做功,驱动功率较大。2、利用间歇通电技术和铁芯与磁铁相吸原理,当电磁装置与永磁体两者相吸引时,靠永磁体的磁力产生作用力;相斥时,两者的磁力同时产生作用力,这样斜盘式磁动力机其四分之三的动能来源于永磁体。3、斜盘式磁动力机正常运转后,可输出动力或由机内发电机输出电能,不消耗其它能源,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C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机体,11、机体端盖;
2、斜盘,21、直线轴承,22、双向导向轴,23、半球,24、主轴,25、推力轴承,26、轴承,27、端盖轴承、28、液压泵,29、油管;
3、皮带轮;
4、输出动力轮;
5、电磁装置,51、线圈,52、铁芯;
6、永磁体,61、磁铁,62、磁铁固定架,63、滑块,64、滑轨,65、螺杆;
7、间歇通电控制器,71、凸轮,72、推杆,73、导向槽,74、圆轮,75、复位弹簧,76、绝缘板,77、导电片、78、静触点,79、静触点;
8、蓄电池,81、电源开关,82、调节器,83、机内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江平,未经李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4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转化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等规聚丙烯电容器金属化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