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和旋转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3079.1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8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崎哲;小池昭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3/50;H02K3/3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旋转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和一种旋转电机。更加具体 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和一种旋转电机,其中绕组线圈的端部在此 处接合的接合部被设置在线圈端部处。
背景技术
旋转电机的定子具有其中在定子芯上缠绕绕组线圈的构造。被缠 绕的绕组线圈在此处沿着定子芯的轴线方向突出的部分被称作线圈端 部。在很多构造中,多个绕组线圈在这种线圈端部处相互连接。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0-166803(JP 2010-166803A) 示出在线圈端部处绕组线圈的端部如何沿着定子的轴线方向突出。
在其中绕组线圈的端部通过在旋转电机定子的线圈端部处接合而 被相互连接的情形中,有必要在接合部和旋转电机外壳之间确保电绝 缘。为此,例如树脂涂层被设置在接合部上。
然而,在其中接合部设置有树脂涂层的情形中,根据树脂涂层的 粘附力,存在树脂涂层可以由于振动或者加热循环而从接合部脱落的 可能性。涂层由于加热循环而从接合部脱落能够可能地由于显然由不 同的材料制成的在接合部中的导线和用于电绝缘的树脂涂层的不同的 热膨胀系数而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和一种旋转电机,其能够更 加确定地防止绝缘性涂层从绕组线圈的接合部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被固定到旋 转电机的外壳的定子芯,和包括导线和绝缘套的多个绕组线圈。每一 根导线被绝缘套覆盖。绕组线圈缠绕在定子芯上,并且形成沿着定子 芯的轴向方向突出的线圈端部。绕组线圈包括预定的两个绕组线圈。 该两个绕组线圈中的一个绕组线圈包括第一导线,第一导线通过从该 一个绕组线圈的远端部移除绝缘套而被暴露。该两个绕组线圈中的另 一个绕组线圈包括第二导线,第二导线通过从该另一个绕组线圈的远 端部移除绝缘套而被暴露。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定子进一步包括: 接合部,在该接合部中,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在线圈端部处被接合到 一起,并且在该接合部中,该一个绕组线圈的近侧部和该另一个绕组 线圈的近侧部在该一个绕组线圈的近侧部和该另一个绕组线圈的近侧 部之间成锐角的情况下相互接近,从而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彼此叠置; 和绝缘涂层,绝缘涂层被形成为利用绝缘材料封装该接合部。在该绝 缘材料填充接合部中的该两个绕组线圈的近侧部形成锐角的空间的同 时,该绝缘材料沿着该一个绕组线圈的周向方向完全地涂覆在该一个 绕组线圈的周边之上并且沿着该另一个绕组线圈的周向方向完全地涂 覆在该另一个绕组线圈的周边之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定子中,该绝缘涂层可以在距外壳内 壁的表面预定距离的范围中全部地封装接合部。
进而,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定子中,可以通过利用树脂粉 末涂抹而形成绝缘涂层。
进而,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定子中,该两个绕组线圈中的 该一个绕组线圈的近侧部可以与该一个绕组线圈的远端部邻接,并且 该两个绕组线圈中的该另一个绕组线圈的近侧部可以与该另一个绕组 线圈的远端部邻接。
由于前面的构造,该定子包括绝缘涂层,该绝缘涂层被形成为在 线圈端部处封装绕组线圈的接合部并且该绝缘涂层通过涂覆绝缘材料 形成,从而在填充该接合部中的该两个绕组线圈的近侧部形成锐角的 空间时,该材料沿着该一个绕组线圈的周向方向完全地在该一个绕组 线圈的周边之上延伸并且沿着该另一个绕组线圈的周向方向完全地在 该另一个绕组线圈的周边之上延伸。
因此,通过设置绝缘涂层从而在填充该两个绕组线圈的近侧部形 成锐角的空间时该绝缘涂层沿着该两个绕组线圈的周向方向在该两个 绕组线圈的全部周边之上封装该接合部,绝缘涂层围绕该两个绕组线 圈被以物理和机械方式牢固地紧固。这个物理或者机械的紧固作用力 被添加到在绝缘涂层和该两个绕组线圈之间的粘附力,从而能够更加 确定地防止绝缘涂层从绕组线圈的接合部脱落。
进而,在该定子中,绝缘涂层在距外壳内壁的表面预定距离的范 围中封装整个接合部。通过使得该距离适合于对于旋转电机要求的绝 缘性能,能够更加可靠地确保在绕组线圈的接合部和外壳之间的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30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化水机框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非金属材料塔顶的碳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