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蚕丝的生物型可降解人工韧带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10779.5 申请日: 2012-10-25
公开(公告)号: CN103767806A 公开(公告)日: 2014-05-07
发明(设计)人: 李翔;边卫国;张卫刚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瑞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F2/08 分类号: A61F2/08;A61L27/22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汪旭东
地址: 215558 江苏省苏州***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蚕丝 生物 降解 人工 韧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人工韧带与组织工程韧带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前交叉韧带特别的解剖位置与结构,其在日常生活及体育活动中承受着巨大的应力,是人体最容易损伤的韧带。研究表明美国每年约25万例被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其中7.5万例接受韧带重建治疗。我国每年超过40万的患者需要进行韧带置换手术。然而,由于价格及手术效果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全年,我国仅有9.5万韧带疾病患者接受韧带置换手术。目前, 临床上存在多种以移植为基础的韧带重建的方法,包括自体移植,异体移植,异种移植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难以避免的缺点,如取韧带区损伤, 疾病传播, 免疫反应, 力学功能不匹配, 韧带松弛等。所以,临床上迫切需要具有活化性能的人工前交叉韧带。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可活化的人工韧带的设计及制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支架是组织工程的关键要素之一,理想的韧带组织工程支架需要生物可降解,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宜的孔隙率及充分的生物力学性能。蚕丝蛋白是将抗原从天然生丝去除后的一种生物高聚物,长久以来,一直被用来制造外科缝线,具有良好及可控的力学性能,最大抗拉强度可以达到4.8 GPa,弹性形变可达到35%。研究表明作为细胞载体时,其在细胞相容性方面与胶原蛋白相当,可以诱导成骨细胞粘附及增殖。植入体内后蚕丝蛋白可以逐渐降解,抗拉强度逐渐下降。基于其良好的生物性能及机械性能,近10年来,大量研究将蚕丝蛋白作为韧带或肌腱移植物。Horan 等的研究表明,利用蚕丝蛋白进行韧带重建时,线缆样束状结构是最佳选择。也有研究表明, 6根蚕丝进行绳索样缠绕后的纤维束可以被利用来进行韧带修复。在欧洲,一种基于蚕丝的名为SeriACLTM人工前交叉韧带,已进入到了临床实验阶段。同时也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以使基于蚕丝的组织工程型人工前交叉韧带早日进入临床应用。

然而,此前的这些研究在进行蚕丝人工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时只关注于静态条件下韧带的力学性能,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韧带结构与表面处理的依据,这与人体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完全不同。据估计,人体前交叉韧带,每天平均要进行3000次周期性运动,所以模拟步态加载下进行韧带的力学测试对组织工程型人工韧带更为重要,以此为基础进行韧带结构的设计,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此前研究中韧带结构设计上的技术缺陷,设计一种动态力学性能与人体韧带性能相当的人工韧带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蚕丝的生物性可降解人工韧带,所述人工韧带为缠绕结构,由内到外包含有四级结构,由纤维缠绕为纤维束,由纤维束缠绕为丝,由丝缠绕为股,纤维的数量为A,纤维束的数量为B,丝的数量为C,股的数量为D,每级结构在扭转一圈的长度,分别为a、b、c、d,单位mm。

所述A为6,B为2,C为96、144或288,D为1、2或3,a为0,b为2,c为10,d为0或12。

所述纤维为蚕丝。

本发明采用三种不同编制方法制造组织工程型前交叉韧带,即双股缠绕法、三股编织法、平行结构法。其制造的人工韧带包含有四级结构,分别用A(a), B(b),C(c),D(d)来表示。A, B, C, D 代表其在韧带结构中的级别, A代表纤维, B代表纤维束, C代表丝,D代表股。括号中的小写字母代表该级结构扭转一圈的长度(单位mm),0表示为平行结构没有扭转三种不同结构的韧带其相关参数可以表示为双股缠绕法6(0)*2(2)*144(10)*2(12), 三股编制法6(0)*2(2)*96(10)*3(12), 平行结构法 6(0)*2(2)*288(10)*1(0)。

利用万能力学试验机(GassmannTheiss, Bickenbach,德国)对制成的干燥和湿态韧带进行单纯抗拉检测和仿真步态模拟下进行韧带硬度与抗拉力的检测。参照人体韧带相关数据,初筛适宜进行仿真分析的人工韧带结构。

为了模拟体内周期加载环境,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模拟体内环境的周期加载生物反应器,用于筛选后的韧带进行仿真步态模拟下的抗拉检测,以确定适宜进行人体前交叉韧带重建最佳的人工韧带结构和编制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制蚕丝组织工程型人工前交叉韧带。

经试验证明,本发明所制造的人工韧带,在湿态环境下的生物力学性能,具有更接近于自然韧带的抗拉强度和弹性强度,适宜作为人体前交叉韧带修复重建的材料。相比目前已有的在干态下优化生物力学特性而得出的人工韧带结构,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实际应用价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0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