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隔离开关支撑转动处的机电分离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9478.0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3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天东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4 | 分类号: | H01H3/5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隔离 开关 支撑 转动 机电 分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隔离开关支撑转动处的机电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垂直开断型隔离开关的导电臂支撑转动处,为保证可靠接触,导电臂的左右导电板被紧紧地夹在静接线端子的竖直部分上。当开关分合闸时,左右导电板和静接线端子的竖直部分的接触部分在较大的夹紧力下强行转动,摩擦阻力非常大,接触部分磨损严重,极易发热。而在多次分合闸后,接触部分磨薄,通电截面不够,更易发热,甚至烧结。同时所需操作力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隔离开关支撑转动处的机电分离结构,能够减少设备维护的工作量,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隔离开关支撑转动处的机电分离结构,包括:左接线端子、右接线端子和导电臂,所述左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导电带,所述右接线端子上设置有触头,所述导电臂的一端连接在左接线端子上,所述左接线端子通过导电臂与右接线端子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为使导电臂能够顺利的与右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导电臂中部设置有一绝缘拉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为防止电路板漏电,所述左接线端子和右接线端子上分别设置有支柱绝缘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导电臂和接线端子板之间加设了导电带,通电靠导电带,机械传动处不需导电,即实现了机电分离。首先,变原来的活连接转为死连接,提高了通电的可靠性;其次,电动处无需夹紧力,彻底取消了摩擦阻尼,不易发热,且转动灵活,减小了操作力;同时由于无相对摩擦,也就没有了材料的磨耗,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额定电流大的产品上,效果很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隔离开关支撑转动处的机电分离结构断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隔离开关支撑转动处的机电分离结构闭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左接线端子;2、右接线端子;3、导电臂;4、支柱绝缘子;10、导电带;20、触头;30、绝缘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隔离开关支撑转动处的机电分离结构,包括:左接线端子1、右接线端子2和导电臂3,左接线端子1上设置有导电带10,右接线端子2上设置有触头20,导电臂3的一端连接在左接线端子1上,左接线端子1通过导电臂3与右接线端子2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导电臂3中部设置有一绝缘拉杆30,拉动绝缘拉杆30即可带动导电臂3转动;左接线端子1和右接线端子2上分别设置有支柱绝缘子4。
本发明用于隔离开关支撑转动处的机电分离结构的工作方式为:操作绝缘拉杆30,将绝缘拉杆30向下拉,导电臂3的一端随之以左接线端子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然后导电臂3的另一端落在右接线端子2的触头20上,同时导电带10由圆形变形为椭圆形;导电带10联通左接线端子1、导电臂3和右接线端子2,电流从左接线端子1流向导电带10、然后再流向导电臂3,最后流向右接线端子2,整个通电过程机械传动部分不参与导电,机械部分即为导电臂一端的固定轴连接处不参与导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天东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天东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功补偿电容电感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多路电压电流快速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