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剪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9180.X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0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勇军 |
主分类号: | B26B13/04 | 分类号: | B26B13/04;B26B13/08;B26B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剪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剪刀,属于日常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办公和教学中,常常需要对纸张进行裁剪,以达到要求。而对与不同的纸张或者不同的要求,对剪还是裁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曲线就很难用刀子裁出来,一般只能用剪刀;而直线切除,用刀片就比用剪刀方便多了。由于剪刀的剪裁不是靠刀口的锋利,而是靠两个刀片的交叉的压强和速度。因此,虽然剪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裁纸但效果很差,这主要和尖刀的刀口很钝有关。当然,用剪刀裁纸,也由于刀口在剪刀的内侧,使得很不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剪刀也有很多的用途,其中,就专门有锯齿形的剪刀用于裁剪用途。但是,目前的剪刀既能剪、又能锯以及作为刀片来使用的剪刀很少见,即使有结构也会很复杂,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对比文件CN【201010500021.1】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剪刀,虽然也具有剪、又能锯以及作为刀片来使用的剪刀的特点,但是它设计的结构容易伤手,不利于人们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设计的功能强大的剪刀,它能解决目前剪刀功能单一的问题,既能剪、又能锯以及作为刀片来使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剪刀,包括两个剪刀体,所述剪刀体的两侧分别为握把和刃部。所述其中一个剪刀体的刃部为刀片,另一个剪刀体的刃部为锯齿;所述其中一个剪刀体侧面上固定设有圆柱形支柱,所述圆柱形支柱上设有盖子,所述盖子与圆柱形支柱固定连接,所述另一剪刀体上开有与所述盖子形状大小相适配的的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剪刀合上作为剪刀使用,拆开分成锯齿刀和水果刀使用,结构及其简单,适于实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圆柱形支柱支柱位于所述剪刀体的中部,所述盖子为长椭圆形,且与所述圆形支柱的截面内切,所述剪刀体的开孔中心与所述剪刀体盖子的中心在剪刀体上的位置相同,所述圆柱形支柱的厚度与所述剪刀体开孔位置处的剪刀体厚度相同,当将述盖子放入所述剪刀体的孔中时,所述两剪刀体之间夹角大于等于90度小于180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两剪刀体合上作为剪刀使用时,裁剪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握把,2、刃部,3、刀片,4、锯齿,5、圆柱形支柱,6、盖子、7、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两个剪刀体,所述剪刀体的两侧分别为握把1和刃部2。所述其中一个剪刀体的刃部2为刀片3,另一个剪刀体的刃部2为锯齿,含刀片3的剪刀体可以用来作为水果刀,含锯齿的剪刀体可以用来锯比较硬的东西;如图2所示,所述其中一个剪刀体侧面上固定设有圆柱形支柱5,所述圆柱形支柱5上设有盖子6,所述盖子6与圆柱形支柱5固定连接,所述另一剪刀体上开有与所述盖子6形状大小相适配的的孔7。所述圆柱形支柱5位于所述剪刀体的中部,所述盖子6为长椭圆形,且与所述圆形支柱5的截面内切,所述剪刀体的开孔中心与所述剪刀体盖子6的中心在剪刀体上的位置相同,所述圆柱形支柱5的厚度与所述剪刀体开孔位置处的剪刀体厚度相同,当将述盖子6放入所述剪刀体的孔7中时,所述两剪刀体之间夹角大于等于90度小于180度。如图1所示的为当将两剪 刀体垂直组合时的一种设计,此时可以将两分开的剪刀体重合,并旋转后作为剪刀使用。如图3所示的为当将两剪刀体呈大于90度时组合时的一种设计,此时可以将两分开的剪刀体重合,并旋转后作为剪刀使用。本发明结构设计剪刀,易于拆分,具有多种功能,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勇军,未经陈勇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1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