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气预冷膨胀液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9164.0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林松 |
主分类号: | F25J3/00 | 分类号: | F25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预冷 膨胀 液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预冷膨胀液化工艺。
背景技术
液化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能源。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液化天然气的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其制造过程是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经一连串超低温液化后,利用液化天然气船运送。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而且放出热量大,所以液化天然气好。
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压缩、冷却至其沸点(-161.5摄氏度)温度后变成液体,通常液化天然气储存在-161.5摄氏度、0.1MPa左右的低温储存罐内[1]。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用专用船或油罐车运输,使用时重新气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液化天然气产量和贸易量迅速增加,2005年LNG国际贸易量达1888.1亿立方米,最大出口国是印度尼西亚,出口314.6亿立方米;最大进口国是日本763.2亿立方米。
1941年在美国克利夫兰建成了世界第一套工业规模的LNG装置,液化能力为8500m3/d。从60年代开始,LNG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基本负荷型液化能力在2.5×104m3/d。据资料[3]介绍,目前各国投产的LNG装置已达160多套,LNG出口总量已超过46.18×106t/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常压沸点是-161℃,临界温度为-84℃,临界压力为4.1MPa。LNG是液化天然气的简称,它是天然气经过净化(脱水、脱烃、脱酸性气体)后[4],采用节流、膨胀和外加冷源制冷的工艺使甲烷变成液体而形成的[5]。
国外的液化装置规模大、工艺复杂、设备多、投资高,基本都采用阶式制冷和混合冷剂制冷工艺,目前两种类型的装置都在运行,新投产设计的主要是混合冷剂制冷工艺,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液化能耗。制冷工艺从阶式制冷改进到混合冷剂制冷循环,目前有报道又有C II-2新工艺[6],该工艺既具有纯组分循环的优点,如简单、无相分离和易于控制,又有混合冷剂制冷循环的优点,如天然气和制冷剂制冷温位配合较好、功效高、设备少等优点。
在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面前,为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人们选择了天然气这种清洁、高效的生态型优质能源和燃料。现在,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都对天然气产生了越来越大的依赖性。液化天然气(LNG)是天然气的液态形式,在某些情况下,选择液化天然气比选择气态天然气具有更多的优点。LNG的应用实际上就是天然气的应用,但由于其特性,LNG又比天然气有着更广泛的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快速完成天然气液化,且功耗低,成本低的天然气预冷膨胀液化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天然气预冷膨胀液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氮气首先经过压缩机进行两级压缩后,经过冷却器冷却,进入多股流换热器进行预冷;
(b)再经透平膨胀机进行膨胀,然后返流换热器,用来给换热器提供冷量;
(c)换热后的氮气再经透平膨胀机第二次膨胀,然后在依次返流换热器,为其提供冷量;
(d)丙烷经过丙烷压缩机压缩增压;
(e)增压后的丙烷经过水冷却器,由水带走一部分热量后全部液化;
(f)最后经节流阀降温降压产生气液两相后,进入多股流换热器预冷天然气和高压制冷剂;
(g)天然气首先经过换热器进行冷却;
(h)冷却后经节流阀进行降压和降温,产生气相,剩余的液相进入液化天然气储罐进行储存;
(i)气相作为返流气为换热器提供冷量,复热后作为天然气预处理中纯化器的再生气。
所述步骤(a)中,氮气经过压缩机将其压力由100kPa压缩至5000kpa。
所述步骤(a)中,氮气进入多股流换热器进行预冷。
所述步骤(b)中,氮气经透平膨胀机进行膨胀,其温度和压力进一步下降。
所述步骤(c)中,氮气经第二次膨胀后,其温度下降到100.5K,压力下降到140kPa。
所述步骤(d)中,丙烷经过丙烷压缩机压缩增压至1130kPa。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完成天然气液化,且功耗低,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林松,未经吴林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自一体真空注胶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和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