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永磁铁和自动传输装置的样品极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8958.5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1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璐;邱隆清;董慧;谢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4/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永磁 自动 传输 装置 样品 极化 系统 | ||
1.一种基于永磁铁和自动传输装置的样品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永磁铁、自动传输装置、连接杆、导轨和盛放样品的小车,所述的导轨一端位于所述的永磁铁中心,另一端位于样品极化后进行物理化学性能测试的测点;所述的连接杆连接小车和自动传输装置;所述的自动传输装置可带动连接杆和小车在导轨中自动做平行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样品在永磁铁中心极化,在测点进行物理化学性能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铁由两块磁铁上、下放置构成,间隔为3-5cm,整个永磁铁系统用软铁屏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永磁铁的中心磁场为0.65特斯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①永磁铁中心和侧点之间距离为0.5-1.8m;该距离以步进方式改变;
②连接杆长度根据所述的永磁铁和自动传输装置之间的距离确定,该距离为1.8-2.3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自动传输装置,以在永磁铁中心和测点之间的距离内可改变极化时间、传输时间、传输速度和加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传输装置,为电动执行器或气动执行器。
8.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测量实验的需要,确定测点的位置和永磁铁的位置。
(2)放置导轨和盛放样品的小车,用连接杆连接小车和自动传输装置
(3)设置自动传输装置,使小车先在永磁铁中心静止一段时间,再沿着导轨运动至测点静止一段时间,再返回永磁铁中心,构成一个循环;
(4)启动自动传输装置,小车按照第(3)步中的设置往复运动。
(5)经过上述各步骤,样品即可以在永磁铁中心极化后被自动传输到测点,进行物理化学性能的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极化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在极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89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