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打拉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8754.1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9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廖茂密;赵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8 | 分类号: | B21J15/18;B21J1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打拉钉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拉钉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打拉钉机构。
【背景技术】
拉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板材结合的工具,拉钉不仅规格多,而且连接可靠,主要适用于各类金属板材的结合作业。目前,打拉钉的工具主要为手动拉钉抢,该工具利用杠杆机构提供拉断拉钉的拉力,使得拉断拉钉较为省力,但是,该手动拉钉枪唯独依靠人工手动才可完成拉断拉钉的动作,自动化程度低,在高密度的打拉钉工作中,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力投入到生产中,导致打拉钉的作业存在有极为浪费时间和人力的严重干扰,使用上述手动拉钉枪不仅增加了人工打拉钉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打拉钉机构,该自动打拉钉机构能够解决上述手动打拉钉工具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打拉钉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打拉钉机构,该自动打拉钉机构可以解决上述由于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打拉钉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打拉钉机构,其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一气缸,该气缸内设有一气缸缸体,该气缸缸体内设有一气缸活塞片,该气缸活塞片与一拉钉杆相连接,该拉钉杆与一爪片室相连接,所述拉钉杆内设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与一凸头相接触,该凸头一端连接有一排钉管,凸头另一端与一爪片相接触,该爪片置于所述爪片室内并与一钉嘴相接触。
较佳的,所述凸头一端的外径大于另一端的外径,凸头外径小的该端置于弹性元件内。
较佳的,所述第一进气口设于气缸活塞片与拉钉杆相连接的该侧,第二进气口设于气缸活塞片的另一侧。
较佳的,所述爪片一端的截面大于另一端的截面,爪片截面大的一端置于所述的爪片室内,该爪片室内设有相应的空间放置爪片。
较佳的,所述弹性元件为一弹簧,在打拉钉之前该弹性元件的初始状态是压缩状态,预压量范围是1mm~2mm。
较佳的,所述自动打拉钉机构设有自动排废钉机构。
较佳的,所述自动排废钉机构包括一废料管、一真空发生组件、第三进气口和一排钉管。
较佳的,所述排钉管的一端置于废料管中,排钉管与废料管相通,废料管与排钉管相通的该端置于真空发生组件中,真空发生组件与第三进气口相连接。
较佳的,所述真空发生组件设置于气缸底座内,第三进气口设置于气缸底座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自动打拉钉机构,利用气缸原理,通过压缩空气为动力带动爪片运动以拉断拉钉,本发明的自动打拉钉机构实现了拉断拉钉的自动化过程,降低了人工打拉钉的劳动强度,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自动打拉钉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绘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自动打拉钉机构之放入拉钉的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本发明自动打拉钉机构之自动拉断拉钉的剖面示意图。
图5绘示本发明自动打拉钉机构之自动排废钉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其中图1为本发明自动打拉钉100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自动打拉钉100机构之放入拉钉100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自动打拉钉100机构之自动拉断拉钉100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自动打拉钉100机构之自动排废钉1001的剖面示意图。
本发明自动打拉钉100机构,包括第一进气口103、第二进气口104和一气缸,该气缸内设有一气缸缸体101,该气缸缸体101内设有一气缸活塞片102,该气缸活塞片102与一拉钉杆106相连接,该拉钉杆106与一爪片室109相连接,所述拉钉杆106内设有一弹性元件107,于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元件107为一弹簧,在打拉钉100之前该弹性元件107的初始状态是压缩状态,预压量范围是1mm~2mm,该弹性元件107与一凸头108相接触,该凸头108一端连接有一排钉管105,凸头108另一端与一爪片110相接触,该爪片110置于所述爪片室109内,爪片110与一钉嘴111相接触。
于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凸头108一端的外径大于另一端的外径,凸头108外径小的该端与排钉管105相连接,凸头108外径大的该端与爪片110相接触,凸头108外径小的该端置于弹性元件107内,凸头108外径大的该端的外径大于弹性元件107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8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空型流态化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尾矿砂制建筑用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