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线压缩机的供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7510.1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5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标;许升;李衡国;宋斌;李海涛;闫赛娜;赵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2 | 分类号: | F04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压缩机 供油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压缩机的供油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直线压缩机的供油机构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为通过与压缩机内部电机结构相连的油泵组件,该组件内部包括阀片、垫片、油路活塞以及弹簧组件,通过内部电机的振动带动与其相连的油泵内部的弹簧、油路活塞产生振荡来上油。但该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安装困难;第二种为通过与压缩机内部电机结构相连的油泵组件,该组件内部包括多个阀片、垫片,通过内部电机的振动带动与其相连的油泵动作,缓慢进行上油。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上油效果较差。
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公报CN1548736A中公开有一种对压缩机电动机(马达)进行供油的供油结构,该结构中,在电动机机身上固定有一个缸体,缸体中具有能够滑动的活塞,活塞与缸体间设有弹簧,利用电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以及活塞的惯性,使活塞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在缸体中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对电动机的需要供油之处进行供油(润滑油)。采用前述的供油结构,利用活塞的惯性使活塞移动实现供油,这样的结构不可靠,供油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作可靠而且能够保证供油效果的直线压缩机的供油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线压缩机的供油机构,所述直线压缩机具有外壳,在所述外壳内收装有电机本体和用以对其进行供油的供油机构,所述供油机构包括油缸和置于所述油缸内的油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固定于所述电机本体上,所述油活塞固定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油缸借助所述电机本体与所述外壳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与所述油活塞之间的相对运动,以使所述供油机构通过与所述油缸相连的供油管实现供油。
本发明中,由于所述油缸固定于所述电机本体上,所述油活塞固定于所述外壳上,在所述电机本体相对于所述外壳相对运动时,使得所述油缸相对于所述油活塞运动,当所述油活塞向使所述油缸的供油腔扩大的方向运动时,润滑油被吸入所述油缸的供油腔内;当所述油活塞向使所述油缸的供油腔缩小的方向运动时,润滑油被从所述油缸的供油腔中排出,而后经由所述供油管而实现供油,能够保证所述油缸相对于所述油活塞运动,动作可靠,从而保证供油效果。
优选的,所述直线压缩机具有用以固定所述直线压缩机的气缸的法兰,所述油缸固定于该法兰上,有利于对所述油缸进行固定,同时还能确保所述油缸的固定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直线压缩机具有相对于所述电机本体运动的活塞,所述油缸相对于所述油活塞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电机本体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
由于所述油缸相对于所述油活塞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电机本体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能够将因所述活塞的运动所产生的振动较大程度地传递给所述油缸,使所述油缸相对于所述油活塞的移动程度较大,有利于提高供油量。
优选的,所述直线压缩机包括气缸和设置于该气缸的内圆周表面的活塞,在所述气缸的内壁面与所述活塞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定间隙,所述供油管与该间隙连通,能够确保将润滑油输送至所述间隙内,有利于减少所述直线压缩机的气缸的内壁面与所述直线压缩机的活塞的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直线压缩机具有一压缩腔,所述供油管与该压缩腔连通,能够确保将润滑油输送至压缩腔内,利用输送至所述压缩腔内的润滑油对所述压缩腔内的气体进行降温,有利于提高直线压缩机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油缸具有相反于其与所述油活塞相配合一侧设置的油缸盖,在所述油缸盖上开设有供润滑油流入的进油口和供润滑油流出的出油口,所述进油口浸入位于所述外壳底部的润滑油中,所述出油口与所述供油管连通,在所述油缸与所述油缸盖之间设有吸油阀和排油阀,所述进油口经由所述吸油阀与所述油缸的供油腔连通,所述油缸的供油腔经由所述排油阀与所述出油口连通。
优选的,在所述吸油阀与所述排油阀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吸油阀位于所述油缸与所述垫片之间,所述排油阀位于所述垫片与所述油缸盖之间;所述吸油阀具有吸油阀片和吸油阀出口,所述垫片具有垫片进油口和垫片出油口,所述排油阀具有排油阀进口和排油阀片;所述进油口、排油阀进口、垫片进油口、吸油阀片依次对准,且所述吸油阀片的面积大于所述垫片进油口的孔径;所述吸油阀出口、垫片出油口、排油阀片、出油口依次对准,且所述排油阀片面积大于所述垫片出油口的孔径。由于所述吸油阀片的面积大于所述垫片进油口的孔径,所述排油阀片面积大于所述垫片出油口的孔径,能够防止润滑油倒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7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