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池炭棒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6187.6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4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彭轩;吴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宁乡县长宁炭素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池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个可用于干电池中的新型电池炭棒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炭棒是锌锰干电池不可缺少的配件,被誉为干电池的“心脏”, 在干电池中主要起导电和防渗漏(防止电池内电解液爬到外面腐蚀铜帽和用电设备)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国,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在国民经济和外贸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电池炭棒采用WT80-2(含碳量的80%以上,过200目分析筛)微晶石墨粉为原料、煤沥青为粘结剂,经混合、成型、焙烧、加工、浸蜡、选芯(包装)等工序制造而成。然而由于土状石墨粉主要是作为一种开采矿物存在,随着逐年开采的深入,品位会不断下降,而价格也会不断攀升,以至于影响到电池炭棒的质量以及成本。而且,由于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会逐渐枯竭,因而,一种新的炭棒替代品对其进行替代,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池炭棒的生产方法,利用其他原料替代传统土状石墨粉作为炭棒原料,以制备更高性能的电池炭棒,满足大容量、大电流锌锰干电池生产要求。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电池炭棒的生产方法,其制备原料包括石油焦粉、煤焦粉、人造石墨粉、炭黑粉,其质量分数配比为:
石油焦粉:30% ; 煤焦粉:40%;
炭黑:2%; 人造石墨粉:28%;
其中,石油焦粉采用锻后石油焦粉其品质用参数可表示为:水份≤0.5%,粒径为0~5mm,灰份≤0.5%,挥发份≤1.5%,含铁量为0.1±0.005%,碳含量≥98%。
煤焦粉的品质用参数可表示为:水份≤5%,粒径为0~5mm,灰份≤13%,挥发份≤1.5%,含铁量为0.7±0.01%,碳含量≥85%。
人造石墨的品质用参数可表示为:水份≤0.5%,粒径为0~5mm,灰份≤0.5%,碳含量≥98%。
在本发明中,所述炭黑采用半补强炭黑。
基于其上所述的原料的一种新型电池炭棒的生产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
1)、制粉:
将上述石油焦粉、煤焦粉、人造石墨粉分别通过碾磨机分别碾磨,将石油焦粉以及煤焦粉分别碾细成粒径≤75μm的粉末,而人造石墨粉则碾细成粒径≤50μm的粉末。
2)、混合制备炭糊料:
将石油焦粉、煤焦粉、人造石墨粉、炭黑按照30:40:28:2的质量比投入带双搅刀的捏合机内捏合,捏合后干粉60分钟,并加入按重量比为27~28%的温度为160~180℃、软化点为80~85℃的中温煤沥青,均匀混合40分钟,即得炭糊料。
3)、制坯:
将糊料放入碳素挤压机内,设定成型压力为15~20MPA,挤压成炭毛坯。
4)、焙烧炭化:
将上述炭毛坯装炉焙烧,保持焙烧时在低温和高温阶段保持5℃/h,中温阶段保持3℃/h的升温速度,直至焙烧温度达到1200℃。
5)、防水处理:
将焙烧好的炭毛坯研磨成型,并将碾磨成型后的炭棒放入180~200度的石蜡液体中浸泡40分钟,选出外观不合格的电池炭棒,即得到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摆脱了干电池生产工艺中对土状石墨粉的苛求,利用人工方式制备替代物,可在保持生产成本基本不变的基础上脱离微晶石墨矿生产干电池用的炭棒,且与传统的微晶石墨粉生产的电池炭棒相比,本发明具有更高的含碳量、更低的含铁量,同时,电阻率更低,防渗透性能更为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实施例中,将各不同品质参数的原料分成不同的组别,并用下表表示(在下表中,各数字后部单位均为公斤):
并利用以下制备步骤制备:
1、制粉:
将上述不同组的原料分别通过碾磨机分别碾磨,将石油焦粉以及煤焦粉分别碾细成粒径≤75μm的粉末,而人造石墨粉则碾细成粒径≤50μm的粉末。
2、混合制备炭糊料:
将原料投入带双搅刀的捏合机内捏合,捏合后干粉60分钟,并加入按重量比为28%的温度为180℃、软化点为85℃的中温煤沥青,均匀混合40分钟。
3、制坯:
将糊料放入碳素挤压机内,设定成型压力为20MPA,挤压成炭毛坯。
4、焙烧炭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宁乡县长宁炭素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宁乡县长宁炭素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6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