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内壁连续丝电爆炸喷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6147.1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亮;赵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48 | 分类号: | C23C14/48;C23C4/08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壁 连续 爆炸 喷涂 装置 |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爆炸喷涂设备。
背景技术
电爆炸喷涂是对金属导体瞬间施加直流高电压,在金属导体内部形成极大的电流密度,使其在短时间内发生爆炸,爆炸产物在爆炸冲击力的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喷射,然后在基体上急剧冷却形成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涂层。电爆喷涂具有适用材料广、能量转化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孔件内表面的涂层制备。
目前有关孔内壁的电爆炸喷涂设备大多数是先将金属丝、箔或粉末置于孔件的中轴线处,然后接通高压开关向电极施加高电压实现电爆炸喷涂。专利201010193508.X公开一种电爆炸金属等离子注入装置:在设置有电爆炸阴阳极的真空室内,导体丝由送丝机构输送到管件中轴线处在两电极之间发生电爆炸形成等离子体。Ordal Demokan将环绕在陶瓷管上的金属铝箔置于基体管中轴线处进行电爆炸喷涂,每喷涂一次须更换一次金属铝箔,影响了喷涂效率。上述两种装置电爆炸后爆炸产物处于无约束的自由状态向孔件四周喷射,且喷涂距离不可调,取决于基体管内径。而电爆炸喷涂距离对涂层性能有显著影响,当管径变化时,就无法得到良好的涂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孔内壁连续丝电爆炸喷涂装置。
本发明是孔内壁连续丝电爆炸喷涂装置,其中驱动机构中设有主动轮5、压带轮4、张紧轮3、从动轮17,输送带16以及电机减速器22,主动轮5与电机减速器22相连,压带轮4、张紧轮3和电机减速器22均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3上,从动轮17安装在爆炸腔室15的前端,输送带16穿过爆炸腔室15,主动轮5通过输送带16带动从动轮17,长型导电支撑体是由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铜棒20与第二铜棒21组成,两铜棒并排放置并由高压绝缘层所包覆;长型导电支撑体的一端与高压储能器C的两极固定相连,另一端设有爆炸腔室15;胶带冲裁机构6中的冲头8与电磁铁7的动铁芯相连,电磁铁7与第一凹模11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上,冲头8与第二凹模10对应设置,能够保证冲头8与第二凹模10的对中性,金属丝2由胶带冲裁机构6的冲裁下的胶带片12粘贴到输送带16上;电爆炸腔室中设置的阳极18、阴极19镶固在爆炸腔室15中,分布在输送带16支撑面的两侧,爆炸腔室15内输送带的支撑面设有一弧面,能够使输送带在传动过程中始终与弧面紧贴,在爆炸腔室15空腔设有喷射窗口14,电爆炸腔室能够随长型导电支撑体能够伸进基体管腔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孔内壁连续丝电爆炸喷涂装置,爆炸腔室随长型导电支撑体能够伸进孔内腔,实现孔内壁的电爆喷涂且喷涂距离不受孔径影响为确定值;电爆炸金属丝由金属丝输送装置送进爆炸腔室内,实现金属丝的连续传送;爆炸腔室上设置有喷射窗口,实现丝电爆炸的定向喷涂;该设备制作简单,成本低,喷涂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2是孔内壁连续丝电爆炸喷涂装置的俯视图,图1是图2的A-A剖视图,图3、图5、图6是孔内壁连续丝电爆炸喷涂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送丝轮1,金属丝2,张紧轮3,压带轮4,主动轮5,胶带冲裁装置6,电磁铁7,冲头8,胶带9,凹模10,垫板11,胶带片12,孔内壁13,喷射窗口14,爆炸腔室15,输送带16,从动轮17,阳极18,阴极19,铜棒20,铜棒21,电机减速器22,支撑板2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孔内壁连续丝电爆炸喷涂装置,包括长型导电支撑体,金属丝传送装置和电爆炸腔室。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的长型导电支撑体是由两根长度为1000mm直径为16mm、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铜棒20与第二铜棒21所组成,两铜棒并排放置并由高压绝缘层所包覆。长型导电支撑体一端与高压储能器C的两极固定相连,另一端设有爆炸腔室1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中设有主动轮5、压带轮4、张紧轮3、从动轮17,输送带16以及电机减速器22,主动轮5与电机减速22器相连,压带轮4、张紧轮3和电机减速器22均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3上,从动轮17安装在爆炸腔室15的前端,输送带16穿过爆炸腔室15,主动轮5通过输送带16带动从动轮17。胶带冲裁机构6中设有电磁铁7、冲头8、凹模10和垫板11,冲头8与电磁铁7的动铁芯相连,电磁铁7与第一凹模11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上,冲头8与第二凹模10对应设置以保证冲头8与第二凹模10的对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6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