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事故后冷却溶液非能动pH值控制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6121.7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8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闵远胜;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事故 冷却 溶液 能动 ph 控制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安全壳冷却溶液调节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事故后安全壳冷却溶液pH值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反应堆失水事故后期,需要控制安全壳冷却溶液的pH值,而目前国内外核电站一般采用一个化学物控制回路,主要包括一个贮存罐、一台搅拌泵、喷射器以及注入管线,化学物溶液由其他系统配置好送到贮存罐,在核动力装置失水事故后期需要进行pH值控制时,由喷射器把化学物溶液送到喷淋泵入口,借助喷淋泵及喷淋管线喷洒至安全壳内。这样系统设备及管线配置较多,系统维护、运行控制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站事故后安全壳冷却溶液pH值控制系统及方法,可以以非能动的方式向安全壳内的冷却溶液添加化学物以调节pH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核电站事故后冷却溶液非能动pH值控制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安全壳,其中,在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外围设有安全壳,在安全壳上一定高度位置上设有若干个化学药物控制篮筐,且在化学药物控制篮筐中放置有调节pH值的化学药剂。
所述的化学药物控制篮筐位于反应堆失水事故后安全壳最低淹没水位之下。
所述的化学药物控制篮筐为筛网型结构,冷却溶液可以通过筛网格进入化学药物控制篮筐,并与放置于化学药物控制篮筐中的调节pH值的化学药剂作用。
一种核电站事故后冷却溶液非能动pH值控制方法,其具体步骤为:步骤1、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发生失水事故后,安全壳中注入冷却溶液,淹没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下部;步骤2、安全壳注入的冷却溶液逐渐升高,并与安装在安全壳上的化学药物控制篮筐接触,使冷却溶液通过化学药物控制篮筐上的筛网格进入化学药物控制篮筐,并与调节pH值的化学药剂作用,非能动的方式将安全壳中溶液的pH值控制的规定范围内。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核电站事故后冷却溶液非能动pH值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不仅实现核电站pH值的控制功能,而且简化了系统,减少了设备,同时无需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核电站事故后冷却溶液非能动pH值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中,1、反应堆压力容器;2、安全壳;3、化学药物控制篮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核电站事故后冷却溶液非能动pH值控制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1、安全壳2、化学药物控制篮筐3以及反应堆堆芯4,其中,安全壳2内安装有反应堆压力容器1,且在安全壳2内部,反应堆失水事故后安全壳2最低淹没水位下安装有若干个化学药物控制篮筐3,如4个化学药物控制篮筐3,其中,化学药物控制篮筐3为筛网型结构,且在化学药物控制篮筐3中放置有调节pH值的化学药剂;当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发生失水事故后,随着事故进程的发展,安全壳2底部的冷却溶液液位逐渐升高,当冷却溶液液位达到安装化学药物控制篮筐3的高度时,冷却溶液通过化学药物控制篮筐3的筛网格进入篮筐,使放置于化学药物控制篮筐3中的化学药剂溶解,以非能动的方式将安全壳2中溶液的pH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一种核电站事故后冷却溶液非能动pH值控制方法,其具体步骤为:步骤1、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发生失水事故后,安全壳中注入冷却溶液,淹没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下部;步骤2、安全壳注入的冷却溶液逐渐升高,并与安装在安全壳上的化学药物控制篮筐接触,使冷却溶液通过化学药物控制篮筐上的筛网格进入化学药物控制篮筐,并与调节pH值的化学药剂作用,非能动的方式将安全壳中溶液的pH值控制的规定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6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