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阀及液压阀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3766.5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曹东辉;陈克雷;熊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袁亚军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液压阀,尤其涉及一种彼此贴合、协同配合、具有双滑阀结构的液压阀及液压阀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压阀多为单阀芯、阀体采用铸造结构。在工程机械领域,三位六通滑阀最为常用,尤以在液压挖掘机上应用最广。如图1中所示的三位六通滑阀结构,它包括阀体91,采用铸造结构;阀芯92为单阀芯;一个先导级93;控制油口XA、控制油口XB。
在本发明之前,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虽然传统的液压阀制造技术可靠、加工方便,但油道设计复杂,对铸造技术要求极高,且阀芯与阀体的配合间隙对机加工技术又要求很高,。当阀芯较长时阀芯与阀体配合孔的精度难以得到保证,必然会使加工成本上升,主阀故障率增大。并且单一阀芯油道油口控制方式较为单一,不能适用于多种需求。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协同配合、具有双滑阀结构的液压阀及液压阀组。
发明内容
现提供一种液压阀及液压阀组,通过相互不连通的双阀芯结构实现了进、回油的同步控制(传统控制方式),又实现了进、回油的独立控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压阀,包括阀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芯孔,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阀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阀体的一端配合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阀芯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一腔体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控制油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控制油口;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芯孔,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阀体的另一端配合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阀芯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二腔体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三控制油口,所述第二腔体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控制油口;所述阀体的第一芯孔和第二芯孔之间不相通,所述阀体的一端和另一端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相配合的若干条油道。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第一芯孔和第二芯孔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一端与另一端左右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三控制油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上。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阀套和第二阀套,所述第一阀套和第二阀套分别固定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分别滑动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阀套和第二阀套内;所述第一阀套和第二阀套分别设有对应于所述阀体一端和另一端的油道的油孔。
优选的,所述阀体内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一阀套和所述第二阀套分别固定密封连接于所述贯穿孔内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第一阀套和第二阀套设于贯穿孔内相邻的端部还分别设有第一螺堵和第二螺堵,所述第一螺堵和第二螺堵分别与第一阀套和第二阀套固定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螺堵和第二螺堵之间还设有贯穿阀体的泄漏油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盖包括套筒和弹性件,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的一端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控制油口,所述第一阀芯的一端设于所述套筒内,并可在所述套筒内滑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与所述阀体固接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螺杆和限位件,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的一端连接,并可在所述套筒内滑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螺杆上,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上还设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的限位部。
一种液压阀组,包括第一液压阀和第二液压阀,所述第一液压阀和第二液压阀的结构如上述的液压阀,所述第一液压阀的下端的油道与所述第二液压阀的上端的油道相通。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采用双阀芯、阀套结构,有效解决了因阀芯过长而不能保证其与阀孔配合精度的问题,且双阀芯间无相互的加工精度要求,加工难度大大降低,降低了加工成本;
阀组各部件互换性强,阀套在其油孔磨损后易更换,拆装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延长;
控制方式多样:既能实现进、回油独立控制,又能同步控制,即传统控制方式;
材料及制造工艺选择性强:阀体、阀套材料及加工方式可根据设计需要与实际加工条件进行选择;
组合式液压阀组的工作油口设置灵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步整流器
- 下一篇:取代的苯基乙酸酯化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