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投影显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02753.6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7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毕勇;谈顺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谈顺毅;毕勇 |
主分类号: | G03B21/00 | 分类号: | G03B21/00;G03B21/14;G03B21/60;H04N5/74;B60R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投影 显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投影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已快速普及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行车安全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喷涂或者贴贴纸的方式在汽车车窗上显示相关信息,但这种方式使用不够灵活,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实时改变显示的内容。
若能在汽车的车窗玻璃上显示行车信息,例如显示前车车速,多少距离后将会转弯等,将有利于后车观察,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又如在汽车出现故障停靠路边时显示警示标志,方便后车避让等。此外,挡风玻璃上还可以显示一些广告信息,如许多城市的出租车后的LED广告板,以及显示一些展示车主个性化需求的图案动画,类似现在私家车车尾的贴纸。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投影显示系统,采用光学投影的方式将图像投射在车窗玻璃上,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地改变显示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投影显示系统,包括:
控制模块;
光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耦合,对所述控制模块提供的原始图像进行光学处理后生成投影图像并将其投射至汽车的车窗玻璃以供车外的人员查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提供的原始图像为全息图像,所述光学模块包括:
激光光源;
空间光调制器,根据所述全息图像调制所述激光光源发出的光束,还原原图像,所述原图像作为所述投影图像投射至车窗玻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学模块还包括:光源扩束校正模块,对所述激光光源发出的光束进行扩束和参数校正,所述空间光调制器调制扩束和参数校正后的光束以得到所述原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学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空间光调制器耦合、对所述空间光调制器还原的原图像进行放大和参数校正的图像放大校正模块,放大和参数校正后的原图像作为所述投影图像投射至车窗玻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间光调制器采用硅基液晶、数字微镜元件或液晶投影芯片实现,所述原图像为静态图像/动态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与所述激光光源相连并对其进行控制的光源控制器;
与所述空间光调制器相连并对其进行驱动控制的空间光调制器驱动器;
与所述光源控制器和空间光调制驱动器相连并对其进行控制的主控芯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数据接口,从外部接收显示信息;
与所述数据接口和主控芯片相连的全息图生成器,从所述数据接口接收显示信息,将该显示信息转换为所述全息图像并传输至所述主控芯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的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全息图像;
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的数据接口,从外部接收控制信号,所述主控芯片基于该控制信号从所述存储器中选择全息图像传输至所述空间光调制器驱动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输入/输出人机交互信息的人机交互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投影图像投射至汽车的后窗玻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窗玻璃贴有将光散射的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投影显示系统中的光学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向车窗玻璃投射投影图像以供车外人员查看,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改变控制模块提供的原始图像,其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可以提供全息图像,光学模块将其还原为原图像并投射至车窗玻璃,优选为投射至后窗玻璃,投射的内容例如可以是行车信息、警示信息、广告信息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汽车投影显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汽车投影显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谈顺毅;毕勇,未经谈顺毅;毕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2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斛养胃茶
- 下一篇:同时制备β-淀粉酶和大豆低聚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