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调度指挥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2565.3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2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钢;黄远春;黄璐;朱海燕;陈颖雪;胡华;丁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城市 轨道交通 应急 调度 指挥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调度指挥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由于系统的网络化与复杂化程度不断提升,应急救援指挥已成为维持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在面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机制与决策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目前大背景下需建立高效、可靠的运营调度指挥系统,来实现轨交对于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对。
目前,轨交应急系统无论是理论还是系统建设的主要研究均着重于管理体系和优化措施,存在涉及面广、涉及岗位繁多等问题,但针对某一关键岗位建设应急系统,如仅对行车调度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辅助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相对较少,但这一系统平台的开发是急需的。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决策过程存在着复杂性和可重复性,同时事故类型多样化、决策信息需求差异化、应急预案繁琐化等诸多特点,但目前纯人工应急调度模式因调度人员技术摊薄、易受心理及外部环境的影响、通信阻塞、信息量过大等原因,已难以适应突发事件下对轨道交通高运营安全和应急处置效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调度指挥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调度指挥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在事故故障发生前,通过可靠预警技术降低重大事故故障的发生几率;在事故故障发生后,可直接指导调度管理人员终端向行车值班员终端和驾驶员终端发布应急处置与救援调度指令,以及向乘客发布事故故障信息,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应急事件调度日志通过系统录入数据库;
2)形成调度日志数据库;
3)对调度日志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筛选,提取满足应急条件的应急事件数据库;
4)根据事故属性形成分类数据库;
5)从分类数据中提取各类数据中的高于设定发生频率的事故数据,形成新数据库;
6)将步骤5)形成的新数据库进行时间序列预测,预报可能发生的事故;
7)在分类数据库的基础上,输入当下发生的应急事件,将其与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匹配,来进行应急事件状态预测;
8)预测得到应急事件可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9)根据预测结果,自动生成应急预案,向乘客终端发布信息,执行步骤10);向工作人员终端发布命令,执行步骤11);
10)将应急事件可能影响的时间和受影响的车站信息通过乘客终端发布;
11)通过调度命令发布功能,分别向司机终端和行车调度员终端发布调度命令;
12)司机终端和行车调度员终端分别执行调度命令并及时回馈调度命令执行情况;
13)系统自动检测整个应急事件调度命令的完成进度和完成情况,如果命令执行完毕,然后执行步骤14);如果未完成,返回步骤12);
14)形成调度日志,进行日志录入。
一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调度指挥数据处理方法的装置,包括司机终端、行车调度员终端、乘客终端、服务器端和二级服务器,所述的行车调度员终端和乘客终端均通过内部网络与服务器端连接,所述的司机终端通过无线移动网络与二级服务器连接,所述的二级服务器与服务器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能有效提高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的时效性、保障事件持续期间的运营安全性和提高面向乘客的轨道交通应急服务品质。
2、同时引入自适应学习原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类型、风险等级划分与预警等事故故障信息管理技术,为应急调度指挥平台的开发提供后台理论支撑,提高了平台系统的可拓展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现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处理轨道交通应急事件的具体流程。本发明系统正式在线运营前,对轨道交通运营的历史调度日志进行处理,形成完善的轨道交通应急事件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新发生的应急事件进行处理方式查询、调度命令发布及调度日志录入数据库的行为。以下对图中的各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801中,将一条处理完成的应急事件通过系统的录入功能录入数据库。然后执行步骤8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25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硬质合金轧辊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油漆筒清洗系统的有机溶剂回收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