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主轴主动热平衡温控装置及温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2419.0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2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蔡力钢;卓旭;杨勇;赵永胜;刘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轴 主动 平衡 温控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主轴主动热平衡温控装置及温控方法,方法基于热平衡数学模型,通过调节电主轴螺旋水道的介质温度和流量,使电主轴能够迅速达到热平衡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动态热平衡。采用智能微型红外热成像传感器采集主轴系统内部温度。采用该方法具有不受加工环境和加工热源、零部件材料等因素影响的优点。该发明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高速电主轴的启停及运转过程中,由于机床电主轴热源的非恒定性和加工条件、散热条件、零部件材料及形状的复杂性,使电主轴系统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温度场。在这样的温度场作用下,电主轴的热应力场、热位移场都将是非线性变化的,严重影响了加工精度和主轴使用性能。如何有效的控制电主轴系统的热平衡已成为高速精密电主轴系统设计的重要基础问题。
在设备启停或间歇运行等过程中,电主轴温度场变化显著,热流也随时间发生变化,在这段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由温升引起的热位移严重影响着高速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电主轴使用寿命。传统上为改善电主轴的热特性,通常在电机定子与壳体连接处设置循环冷却套。冷却套用热阻较小的材料制造,其外部加工有螺旋槽,以便在电机工作时借助于通入到螺旋槽中的循环介质进行冷却。这种方法只能定量带走主轴热量,对主轴温度场的温度进行定常降温,不能满足使电主轴迅速达到热平衡并使整个加工过程处于热平衡加工过程的目的。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电主轴热平衡进行控制的方法。缩短电主轴从启动到热平衡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减少加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波动引起的热变形,使电主轴在加工过程保持动态热平衡,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并保证电主轴系统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如何缩短电主轴达到热平衡的时间,如何测量电主轴转子的温度,并使电主轴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处于热平衡状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主轴主动热平衡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主轴主动热平衡温控装置,其包括有水温传感器5、微型红外传感器6、计算机7、温度采集卡8、工业控制器9、泵10、温控装置11;温度采集卡8与水温传感器5相连,水温传感器5与电主轴的螺旋水道4连接,采集螺旋水道4内的介质温度;温度采集卡8与微型红外传感器6相连,微型红外传感器6安装在电主轴的转子上,采集电主轴系统转子2温度;计算机7与温度采集卡8、工业控制器9相连,显示数据;工业控制器9和温控设备11连接,控制输入螺旋水道4内的介质温度温;工业控制器9和水泵10相连,控制水泵10的参数来控制螺旋水道4内的介质流量;温控设备11的一路输出与水泵10相连,作为反馈控制。
通过端盖12钻孔安装智能微型红外热成像传感器6测量转子2温度。
型红外传感器6型号为:智能微型红外热成像/c系列,CE5110053。
所述的电主轴主动热平衡温控装置的温控方法,电主轴启动后,温度采集卡8采集水温传感器5测量得到的螺旋水道4中水温值和智能微型红外热成像传感器6测量得到的转子2的温度值,当实测转子温度值低于预先设定的热平衡时转子温度值50℃,工业控制器9调节温控装置11,提高水温,给电主轴系统升温,缩短预热时间,使主轴1达到热平衡;当实测转子2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热平衡时转子温度,工业控制器9调节温控装置11,降低水温,带走热量,给电主轴系统降温;当水温传感器5采集到的水温值升高或者降低到工况条件设定的10℃—80℃,工业控制器9调节水泵10流量,进而保证实测转子2温度保持热平衡。
所述控制方法通过控制螺旋水道的流量和温度值来定量控制电主轴热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2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巾筒
- 下一篇:一种风车形储物纸巾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