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田苏打型盐碱土壤碳基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2225.0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宇;刘梦红;王海泽;郭晓红;刘丽华;郑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7/06 | 分类号: | C09K17/06;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田 苏打 盐碱 土壤 改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田土壤治理配剂及配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水田苏打型盐碱土壤碳基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水稻种植广泛,近年开发了大量盐碱地种植水稻,苏打盐碱土是内陆盐碱土的主要类型。苏打盐碱土代换性钠过量存在,恶化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了土壤导水性能,促使表土易干燥、板结,抑制作物出苗生长。碳酸钠等强碱性物质破坏作物根部的各种酸,影响作物新陈代谢进行,特别对幼嫩作物的芽和根直接产生腐蚀作用。碱性强,土壤钙、锰、锌、硼等元素易被土壤固结,不易被作物吸收。水整地后土壤团粒吸附大量Na+,团粒相互排斥,形成悬浊液,泥浆难以沉降。
施用如石膏、磷石膏等盐碱地改良剂,钙磷等离子不但可以代换土壤中交换性Na+,促进Na+的淋洗转移,还可以补充盐碱地普遍缺乏的钙磷元素。但是上述传统改良剂为化学改良,无改良土壤质地的功能,而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改良剂除与传统改良剂相似作用外,兼具调酸作用,但仍为化学改良剂。生产中急需集化学、物理改良于一体,既能降低土壤溶液中Na+ 浓度和土壤胶体中交换性Na+含量,又能补充苏打盐碱土壤缺乏的中微量元素、增强土壤渗透性和培肥地力的苏打盐碱土壤改良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田苏打型盐碱土壤碳基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田苏打型盐碱土壤碳基改良剂,其特征在于主要成分包括碳基载体,碳基载体分别混入质量比为50:1至50:3的纯量硫酸锌、1:1的纯量石膏、25:1的纯量硫酸锰、25:1的纯量硼酸钙;所述碳基载体由含水量低于15%的粒径0.4-0.8cm粉碎玉米轴和浓度96%左右工业硫酸按质量比5:2至6:2混和配制。
水田苏打型盐碱土壤碳基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步骤制成:
a、将含水量低于15%的粒径0.4-0.8cm粉碎玉米轴置于搅拌机内,然后缓慢注入浓度96%左右工业硫酸,两者质量比=5:2~6:2,边加边搅拌,至玉米轴充分碳化无烟冒出停止搅拌,制成碳基载体;
b、分别向碳基载体中加入质量比为50:1至50:3的纯量硫酸锌、1:1的纯量石膏、25:1的纯量硫酸锰、25:1的纯量硼酸钙;加入每种成分时边加边搅拌,使之充分混匀。
本方法生产的水田苏打型盐碱土壤碳基改良剂集化学、物理改良于一体,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使土壤孔隙度和有机质增加,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利于盐分淋洗;代换土壤中的交换性Na+,促进泥浆沉降;降低土壤pH值,补充、缓释苏打盐碱土壤普遍缺乏的钙、锰、锌、硼元素。对作物增产作用明显,pH值7.5-8.5的苏打盐碱土壤可增产10-15%,pH值在8.5-9.5的苏打盐碱土壤可增产15-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水田苏打型盐碱土壤碳基改良剂主要成分包括碳基载体,由含水量低于15%的粒径0.4-0.8cm粉碎玉米轴和浓度96%左右工业硫酸按质量比5:2至6:2混和配制,碳基载体分别混入质量比为50:1至50:3的纯量硫酸锌、1:1的纯量石膏、25:1的纯量硫酸锰、25:1的纯量硼酸钙。
水田苏打型盐碱土壤碳基改良剂的制备方法由下述步骤制成:
a、将含水量低于15%的粒径0.4-0.8cm粉碎玉米轴置于搅拌机内,然后缓慢注入浓度96%左右工业硫酸,两者质量比=5:2~6:2,边加边搅拌,至玉米轴充分碳化无烟冒出停止搅拌,制成碳基载体;
b、分别向碳基载体中加入质量比为50:1至50:3的纯量硫酸锌、1:1的纯量石膏、25:1的纯量硫酸锰、25:1的纯量硼酸钙;加入每种成分时边加边搅拌,使之充分混匀,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2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