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气体中硫化氢和硫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2039.7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8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平;俞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气体 硫化氢 硫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气体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从气体中脱除硫化氢和硫醇的方法,具体说本发明是添加季铵碱的氧化还原脱硫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含硫化氢的工业原料气会引起管道、设备腐蚀,催化剂中毒,影响产品质量;含硫化氢和硫醇的废气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脱除硫化氢的方法主要有:(1)干法脱硫,如氧化铁法、氧化锌法和活性炭法等。(2)醇胺法。(3)湿式氧化法,如ADA法、栲胶法、MSQ法、PDS法和络合铁法等。(4)物理溶剂法如低温甲醇法、NHD法等。
脱除硫醇的方法主要有:(1)物理吸附法,如AC(活性炭)或改良活性炭等。(2)有机溶剂法。(3)强氧化剂法。(4)碱液吸收法。
随着含硫油田气及高含硫天然气的开采,气体中含有硫化氢和硫醇,炼厂气中含有硫化氢和硫醇,通常采用胺法脱除硫化氢,脱除硫化氢的气体再用碱吸收硫醇,存在流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络合铁溶液中加入季铵碱脱除气体中的硫化氢和硫醇的方法。
本发明的原理是络合铁脱硫液在吸收过程中将气体中的硫化氢转变成硫氢根离子;在季铵碱的催化作用下吸收的硫醇转变成硫醇盐,吸收了硫化氢和硫醇的富液通过空气氧化再生将硫氢根、硫醇盐转变成对环境无害的单质硫和二硫化物,溶液得到再生,浮选的硫泡沫经过滤分离回收硫磺;处理后的气体送后工段或排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脱除气体中硫化氢和硫醇的方法,采用络合铁吸收液,在吸收过程中将气体中的硫化氢转变成硫氢根离子;吸收了硫化氢的富液通过空气氧化再生将硫氢根离子转变成对环境无害的单质硫,吸收的硫醇转变成硫醇盐,处理后的气体达到排放的要求,其特征是所述络合铁吸收液包含浓度5~15g/l的季铵碱。
一般地,所述吸收液还包括络合剂、稳定剂及硫磺改性剂。
所述吸收液为络合铁脱硫液,脱硫液的吸收和再生温度为30~40℃,吸收和再生过程中溶液的pH值控制在8~9。
所述含硫化氢和硫醇的气体经脱硫后,总硫的脱除率在99.9%以上。
本发明方法采用络合铁溶液中加入季铵碱后,提高了络合铁脱除硫醇的效率,可将气体中硫化氢和硫醇脱除到管输标准,处理气气体中硫化氢含量0.1~15%,硫醇5~1500 m g /·Nm 3,优选处理气体中硫化氢含量0.1~10%,硫醇5~300 m g /·Nm 3 。
本发明的工艺具有以下特征:(1)硫化氢和硫醇脱除效率高,硫醇脱除率>96%,总硫脱除效率>99.9% ;(2)操作弹性大。
本发明方法可以用于处理油田伴生气、天然气和炼厂气中硫化氢和硫醇的脱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内容。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络合铁溶液为现有技术,其具体配比和成分在“改良络合铁法脱除气体中硫化物”中已公开,其公开号为CN1354038A。
实施例1:
(1)试验方法
用本发明所说含季铵碱的络合铁溶液脱除气体中的硫化氢和硫醇,气体自下而上进入吸收塔中,脱硫液通过分配器,自上而下与含硫气体逆流接触,脱硫后的气体经测定仪分析气体中硫化氢和硫醇的含量,吸收了硫化物的溶液进入氧化再生塔,氧化再生回收硫磺。试验气体采用天然气中加入一定量的硫化氢和硫醇。
(2)试验条件
用天然气配制硫化氢浓度为10.2 g /·Nm 3,甲硫醇205m g /·Nm 3,乙硫醇65m g /·Nm 3的试验气体。
试验气体流速:1 Nm 3/小时
气体压力:1Mpa
液体流量: 20升/小时
吸收、再生温度: 30~40oC
四乙基氢氧化铵含量: 5g/l
络合铁溶液铁浓度 2.5克/升
溶液的pH值 8.2
(3)脱硫效果
上述试验条件下,连续通气72小时,吸收过程中净化气中硫化氢平均含量为3mg·/Nm3,甲硫醇7m g /·Nm 3,甲硫醇3m g /·Nm 3。
实施例2:
(1)试验方法同实施例1
(2)试验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2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固定限位装置石材切割机
- 下一篇:蜗轮蜗杆式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