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装置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1265.3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金雷;时华峰;于文龙;刘文权;汪震;李姣;余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3/12 | 分类号: | G01V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 成像 扫描 检测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毫米波为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波,它位于微波与远红外波相交叠的波长范围。毫米波在通信、雷达、制导、遥感技术、射电天文学和波谱学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利用大气窗口的毫米波频率可实现大容量的卫星-地面通信或地面中继通信。利用毫米波天线的窄波束和低旁瓣性能可实现低仰角精密跟踪雷达和成像雷达。在远程导弹或航天器重返大气层时,需采用能顺利穿透等离子体的毫米波实现通信和制导。高分辨率的毫米波辐射计适用于气象参数的遥感。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探测宇宙空间的辐射波谱可以推断星际物质的成分。
毫米波具有很好的穿透性和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同时辐射能量也较低。而传统的可以直接用于人体的安全检测设备,如X射线设备等,其发出的X射线能量较强,在安全检测时,其辐射剂量较高,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辐射剂量较低的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装置。
一种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装置,包括:
支架,为板状结构;
毫米波发射源,用于发射毫米波;
竖直导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一侧面上;
载物台,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竖直导轨上,所述载物台用于承载毫米波发射源;及
水平导轨,设置于所述载物台上,所述毫米波发射源通过所述水平导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载物台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竖直导轨的一端;
第一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竖直导轨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载物台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带动所述载物台在所述竖直导轨上滑动;
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载物台上,并位于所述水平导轨的一端;及
第二传动轴,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上,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毫米波发射源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带动所述毫米波发射源在所述水平导轨上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及所述第二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及所述第二电机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及所述第二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所述支架为梯形板状结构,其下底边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金属箱,所述金属箱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控制器收容于所述金属箱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由钢板或大理石板材加工制成。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装置的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系统。
一种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系统,包括:
上述的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装置;及
检查室,包括:
设备舱,用于收容所述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装置;
毫米波吸收舱,正对所述毫米波发射源,所述毫米波吸收舱填充有毫米波吸收材料,所述毫米波吸收材料用于吸收所述毫米波发射源发射出的毫米波;及
扫描舱,位于所述设备舱及所述毫米波吸收舱之间,所述毫米波发射源发射出的毫米波从所述设备舱经所述扫描舱达到所述毫米波吸收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舱、所述扫描舱及所述毫米波吸收舱间通过聚四氟乙烯板分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舱与所述扫描舱可拆卸连接,所述扫描舱与所述毫米波吸收舱可拆卸连接。
上述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系统在工作时,通过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装置上承载的毫米波发射源发出的毫米波,对位于检查室中的被检测者进行检测,在做安检时,可以清晰地分辨被检测者身上所携带的刀具等危险物品。同时其辐射剂量较低,对人体伤害较小,有利于大范围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毫米波成像扫描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1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