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灸治疗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01028.7 | 申请日: | 2012-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8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石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御舜堂医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养生保健器械,尤其是一种针灸治疗器的设计及新用途。
技术背景:
目前中医器械针灸、小针刀、刃针、银质针、钩针、松拨针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肯定,但损伤大,痛苦大,风险大,不易操作,大部分患者难以接受;指切法进针时拇指造成传染途径,专利数据库内有几种快速进针器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套管叩击刃针”、管针,外带套管进针,进针后套管短且管壁薄都无法提插捻转行针,按压时由于管壁薄接触皮肤处疼痛加剧,所以目前缺乏一种进针快能带管提插捻转行针、易操作、痛苦非常小易普及的针具,才能真正把祖国中医针灸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灸治疗器,用于针灸治疗时进针提插捻转行针时减少痛苦及操作方便,一次性或反复使用。
本发明另外一种目的为提供涉及一种针灸治疗器的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针灸治疗器的设计,包括针体、手柄、外套管,针体包括:针灸针体、小针刀针体、刃针针体、银质针针体、含磁针体;手柄由手拿部分和固定针体部分组成,手拿部分要求提插捻转时方便,固定针体部分要求松紧适度把针体尾端用胶固定其内结实牢固或装卸针体方便,并与外套管间有适当距离抽拉灵活光滑,手柄总长度比外套管长1-3厘米;外套管由两段管粘接而成或两半合粘而成,长度比手柄短1-3厘米,两端狭窄防止手柄固定针体部分提插时出套管外,外套管两端也可带螺丝口以便取出手柄调换针体,外套管厚度1-5毫米,外套管要求美观、带刻度、用力按压在治疗点及穴位上操作时舒适为度;手柄、外套管材料为目前市场上的医用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针灸治疗器,包括针体1、手柄2、外套管3,针体包括:针灸针体1、小针刀针体刃针针体、银质针针体、含磁针体;手柄2由手拿部分和固定针体部分组成,手拿部分要求提插捻转时方便,固定针体部分要求松紧适度把针体尾端用胶固定其内结实牢固, 并与外套管3间有适当距离抽拉灵活光滑,手柄2总长度比外套管3长1-3厘米;外套管3由两段管连接而成或两半合成,长度比手柄2短1-3厘米,两端狭窄防止手柄2固定针体部分提插时出套管外,外套管3要求美观、带刻度、用力按压在治疗点及穴位上操作时舒适为度,针体1手柄2外套管3是合为一体的,以防止一次性针灸治疗器在临床中反复使用。
本发明一种针灸治疗器,主要用于针灸进针时和提插捻转行针时操作方便及减少痛苦的新用途。
试验例一:本发明一种针灸治疗器在临床中的应用
1、方法
首先确定治疗点及穴位,常规消毒,左手持针灸治疗器的外套管下端用力按压在治疗点或穴位上,右手快速稍用力弹手柄上端或快速按压手柄上端使针快速进入皮下,然后右手食指、中指、拇指配合捏紧手柄上端外露部分,根据需要提插捻转行针,达到目的后出针。
本发明一种针灸治疗器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了传统针灸针和小针刀的治疗作用,借助外套管进针操作解决了疼痛,套管底部圆柱体状圆滑面积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又减少了按压套管时的疼痛,同时外带套管右手根据要求做提插捻转切割松解手法,既方便行针又解决了治疗操作时的疼痛,按压时血管神经分离到针灸的两侧避免了对神经血管的损伤,把传统指切法进针发挥到极致同时避免了拇指指切法进针时医患之间的交叉传染,对初学者好学易掌握,外观精美,精致,针感更好,体现了针灸价值,把创新针具针灸治疗器发挥的淋漓尽致,易于在医疗机构普及推广,势必取代部分传统针灸、圆利针、刃针、水针、针刀等针具,同时更容易把祖国中医针灸传统医学临床经验发扬光大,推向国际医疗市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御舜堂医学研究院,未经北京御舜堂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1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床身车床的床身结构
 - 下一篇:轴承密封套装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