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艺废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6740.2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1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田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大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布艺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布艺行业,布料的印染和分割等过程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线头、印染剂、悬浮物等,有的布料如羊毛、羊绒等,产生的污水中还会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等,水质非常差,目前对该种污水的处理多集中在化学污染物的处理,忽视了对水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净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艺废水处理方法,CODcr去除率大大提高,回收的废水达到再生产和绿化使用标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布艺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废水排放至多个格栅单元组成的初级沉淀池,出去废水中的线头和未吸收的燃料;
步骤二,出初级沉淀池的废水流入混凝池,加入混凝剂,用压缩空气搅拌,进一步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
步骤三,出混凝池的废水依次流入次级沉淀池、兼性生物膜氧化沟、污泥厌氧池、集水井、生物接触氧化池、斜管沉淀池以及过滤池;
次级沉淀池的污泥排放至污泥厌氧池,斜管沉淀池的污泥排放至兼性生物膜氧化沟和污泥厌氧池,过滤池为兼性生物膜氧化沟提供反洗用水。
在斜管沉淀池入口处加入杀菌灭藻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大大提升CODcr的去除率,达到97%以上,回收的废水能够满足再生产和绿化使用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尽的说明。
本发明为一种布艺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废水排放至多个格栅单元组成的初级沉淀池,出去废水中的线头和未吸收的燃料;
步骤二,出初级沉淀池的废水流入混凝池,加入混凝剂,用压缩空气搅拌,进一步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混凝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后续生化装置容积负荷。
步骤三,出混凝池的废水依次流入次级沉淀池、兼性生物膜氧化沟、污泥厌氧池、集水井、生物接触氧化池、斜管沉淀池以及过滤池;次级沉淀池的污泥排放至污泥厌氧池,斜管沉淀池的污泥排放至兼性生物膜氧化沟和污泥厌氧池,过滤池为兼性生物膜氧化沟提供反洗用水。在斜管沉淀池入口处加入杀菌灭藻剂。
兼性生物膜氧化沟是一个A/O处理系统,采用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相结合的流态,其中前半部水解酸化,池底部处于缺氧状态,DO为0,软性填料附着水解、产酸菌;而池面好氧,软性填料上附着大量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和藻类,微生物多,生物膜活性强。污水从前部池底进入,首先接触池底部厌氧水解、产酸菌,污染物经其作用,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变成乙酸类易降解物质,从而提高可生化性;当污水逐步推流至池后部的池面,经回流、循环混合、搅拌充氧,去除了部分COD。经混凝、沉淀过的污水进入兼性生物膜氧化沟,遇到自斜管沉淀池回流的污泥,与来自氧化沟末端的带有大量活性污泥的回流污水混合,使污水中有大量已适应原污水的微生物群,细菌的适应期就被缩短;由于混凝剂具有絮凝,吸附作用,经混凝沉淀的污水中仍含有强吸附能力的污泥,一进入兼性生物膜氧化沟就很快地与活性污泥絮凝在一起,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多以在兼性生物膜氧化沟停留时间降低,CODcr去除率增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大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大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6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照明功能的抗菌防皱服装
- 下一篇:用于冷能回收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