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6575.0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2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亮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9/4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婷;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泵,能够将水泵中的泄露水的泄水孔与蒸汽的换气通路沿上下方向尽可能形成为垂直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车辆用的水泵具备轴承以及机械式密封件等,该机械式密封件具有密封冷却水(密封)的功能,但仍为非常微量的冷却水持续泄露的状态。为了释放该泄露出的冷却水,在机械式密封件与轴承之间的空间处一般形成向外壳外向下方延伸的泄水孔、和向外壳外向上方延伸的换气孔(蒸汽孔)。
作为这种技术存在日本特开2002-115546。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部件标注的符号原样地使用在日本特开2002-115546中所述的符号。在壳体2中,沿着中心线L2在一直线上形成蒸汽通路17以及泄水通路19,在比旋转轴线L1靠上侧形成蒸汽通路17,在比旋转轴线L1靠下侧形成泄水通路19。
而且,从上述蒸汽通路17的外侧开口部17b离开数mm而形成有周方向肋7。形成有外侧开口部17b的轴承部4的外周与周方向肋7的间隙的大小一定。泄水通路19形成于通路用肋8。在上述构成中,周方向肋7沿周方向以一定角度配置,所以外侧开口部17b的配置自由度大。
相反地,泄水通路19需要以贯通于通路用肋8内的方式形成,所以泄水通路19无法形成为通路用肋8的朝向之外的朝向。此外,蒸汽通路17以及泄水通路19借助塑孔销而一起形成,所以形成在一直线上。蒸汽通路17以及泄水通路19的朝向由上所述地受到通路用肋8的朝向的束缚地形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15546号公报。
在日本特开2002-115546中存在以下的课题。即便是类似流量、类似冷却水回路的发动机,有时也存在发动机及水泵的安装角度不同的各种规格。这种情况下,想要使用相同的水泵,但从水泵看正下方的角度发生变化,所以需要令泄水通路19的形成角度也跟着变化。
泄水通路19形成在通路用肋8中,所以如果改变泄水通路19的形成角度则需要令通路用肋8的角度也变化。即,在水泵的安装角度变化时需要制作新的模具而重新制作壳体2。这样地仅由于水泵的安装角度不同就需要花费很多的费用制作新的模具,产生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即便水泵的安装角度不同也能够使用相同的模具进行对应,从而减少制造费用。
因此,发明者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重复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通过采用本申请的第1发明而解决了上述课题。所述第1发明为一种水泵,外壳具有轴承轴毂部和沿垂直于该轴承轴毂部的轴方向的方向延伸的泵壳体部,在该外壳中,具有:该外壳的轴承轴毂部的内周侧的轴承室、泵壳体部内的密封件安装室、形成在上述轴承室与上述密封件安装室之间的空隙室、将上述外壳的上述空隙室的内部上方与外部上方连通的换气孔、将上述外壳的上述空隙室的内部下方与外部下方连通的泄水孔、形成于上述轴承轴毂部的外侧面上方的既定位置并且覆盖上述换气孔的开口的两个换气檐部、和设定在上述外壳的外侧面下方的形成有泄水孔的泄水孔用肋,该泄水孔用肋沿上述泵壳体部的面方向具有既定宽度,并且从上述泵壳体部沿上述轴承轴毂部的轴方向膨出形成。
通过令第2发明为下述水泵而解决上述课题,在第1发明中,上述换气檐部隔开既定间隔而形成两个。通过令第3发明为下述水泵而解决上述课题,在第1发明中,上述换气檐部隔开既定间隔而形成两个,并且上述两换气檐部的顶部彼此连续且一体地形成。
发明的效果
在第1发明中,泄水孔用肋以及换气檐部的壁都形成为至少具有一定角度的膨出部,所以即便是一个模具,仅通过改变塑孔销的方向就能够在直到一定角度的角度的范围内改变泄水孔以及换气孔的方向。由此,即便水泵的安装角度为不同规格也能够使用同样的模具,所以无需另外花费模具费而能够低价地制造不同规格的产品。
令第2发明为一种水泵,在第1发明中,上述换气檐部隔开既定间隔而形成两个,从而成为换气檐部完全覆盖换气孔的开口的构成,能够借助换气檐部起到令水及泥难以从换气孔的开口进入的效果。此外,不会对配置于外壳内的轴承及机械式密封件带来损坏。
在第3发明中,上述换气檐部隔开既定间隔形成两个,并且上述两换气檐部的顶部彼此连续且一体地形成,从而换气檐部的壁一连地形成,所以形状简单,能够降低铸造模具费及加工费。此外,与第2发明大致同样地,为换气檐部完全地覆盖换气孔的开口的构成,起到水及泥难以从外部进入换气孔的开口内的效果。此外,不会给配置在外壳内的轴承及机械式密封件带来损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6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