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动变压器式磁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4897.1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相川行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D5/22 | 分类号: | G01D5/22;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雪春;王维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变压器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平面线圈的差动变压器式磁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调色剂用作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利用磁传感器检测调色剂的剩余量或浓度。存在各种方式的磁传感器,其中,差动变压器方式的磁传感器将驱动线圈、作为检测线圈发挥功能的差动线圈以及作为基准线圈发挥功能的差动线圈配置在同一磁芯上。
作为差动变压器式磁传感器的一个例子提出了以下方案:在第一层上配置第一线圈(驱动线圈)、在第二层上配置第二线圈(差动线圈)、在第三层上配置第三线圈(差动线圈)、在第四层上配置第四线圈(驱动线圈),并且在各层之间配置绝缘性的基板。
作为差动变压器式磁传感器的另一个例子提出了以下方案:在绝缘性的磁性基板的其中之一表面上并列配置第一线圈(驱动线圈)和第三线圈(差动线圈),并且在绝缘性的磁性基板的另一表面上并列配置第二线圈(驱动线圈)和第四线圈(差动线圈)。
在差动变压器式磁传感器的一个例子中,由于将第一线圈~第四线圈隔着基板重叠配置,所以可以使第一线圈(驱动线圈)和第二线圈(差动线圈)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三线圈(差动线圈)和第四线圈(驱动线圈)之间的距离分别接近。由于可以使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的磁耦合以及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之间的磁耦合变大,所以能够得到高精度的磁传感器。但是,由于需要四层基板,所以妨碍了磁传感器的小型化,并且提高了磁传感器的制造成本。
在差动变压器式磁传感器的另一个例子中,由于采用两层(两面)基板,所以可以降低磁传感器的制造成本。但是,将第一线圈(驱动线圈)和第三线圈(差动线圈)并列配置在基板的其中之一表面上,并且将第二线圈(驱动线圈)和第四线圈(差动线圈)并列配置在基板的另一表面上。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不相对,并且第二线圈和第四线圈不相对。因此,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之间的磁耦合以及第二线圈和第四线圈之间的磁耦合不会变大。由此,不能得到高精度的磁传感器。
此外,在差动变压器式磁传感器中,需要进行零调整,即,进行使一个差动线圈(检测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和另一个差动线圈(基准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取得平衡的调整。通过将调整差动变压器的磁芯位置的机构设置在磁传感器上来调整磁芯的位置,可以进行零调整。但是,在印刷电路板上图案化(patterning)的平面线圈用作驱动线圈和差动线圈的差动变压器中,难以在印刷电路板上设置上述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的差动变压器式磁传感器,可以实现将配置在基板上的平面线圈分成驱动线圈和差动线圈的结构。
本发明一方面的差动变压器式磁传感器包括:基板、驱动线圈、第一差动线圈、第二差动线圈和第一选择部。驱动线圈包含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平面状线圈。第一差动线圈包含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平面状线圈,在所述驱动线圈被驱动时产生电动势。第二差动线圈包含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平面状线圈,并且与所述第一差动线圈连接,在所述驱动线圈被驱动时产生电动势。第一选择部用于差动变压器的零调整,所述差动变压器包括所述驱动线圈、所述第一差动线圈和所述第二差动线圈。所述第一差动线圈包含从构成所述第一差动线圈最外周的线材分路的多条第一分路线。所述多条第一分路线被配置成:当所述驱动线圈被驱动时,使分别通过所述多条第一分路线的磁通量互不相同。所述第一选择部被配置于基板,能够选择所述多条第一分路线中的任意一条。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差动变压器式磁传感器包括:基板、驱动线圈、第一差动线圈和第二差动线圈。驱动线圈包含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平面状线圈。第一差动线圈包含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平面状线圈,在所述驱动线圈被驱动时产生电动势。第二差动线圈包含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平面状线圈,并且与所述第一差动线圈连接,在所述驱动线圈被驱动时产生电动势。当所述驱动线圈被驱动时,通过构成所述第一差动线圈最外周的线材的磁通量与通过构成所述第二差动线圈最外周的线材的磁通量互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4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