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冷却水管集中上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3330.2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盛信平;商永红;关小猛;诸良;宋倩倩;覃智斌;王有军;李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冷却 水管 集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施工中冷却水管集中上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通常需要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水管对其进行冷却降温,这些冷却水管的进、出口段将垂直上引至廊道内(或坝体外)进行通水冷却。随着坝体的不断升高,埋设的冷却水管层数越来越多,较多的冷却水管集中上引,造成该部位的冷却水管密集且呈分散形状,因此不仅不利于机械化设备的运行,也会导致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密实,同时通水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超冷”现象,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冷却水管集中上引装置,可以将大坝混凝土内预埋的冷却水管的进、出口段集中在一根大直径的引导管中引至廊道内(或坝体外),从而解决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冷却水管上引存在的不利于机械化设备的运行及影响工程质量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冷却水管集中上引装置,包括引导管,引导管由两块半圆形钢管通过多片合页连接而成,引导管的底口和上口处分别设置有多块连接耳板,在引导管的闭合边设置有搭扣。
所述的连接耳板上开有与插销配合的圆孔。
所述的引导管的直径为300~500m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冷却水管集中上引装置,利用两块半圆形钢管与合页焊接成可以开闭的引导管,可以将大坝混凝土内预埋的多根冷却水管的进、出口段集中在引导管中引至廊道内(或坝体外),从而解决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冷却水管上引存在的不利于机械化设备的运行及影响工程质量等问题。其构造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冷却水管集中上引装置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冷却水管集中上引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冷却水管集中上引装置安装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混凝土冷却水管集中上引装置,包括引导管1,引导管1由两块半圆形钢管通过多片合页2连接而成,引导管1的底口和上口处分别设置有多块连接耳板3,在引导管1的闭合边设置有搭扣5。所述的连接耳板3上开有与插销4配合的圆孔。所述的引导管1的直径为300~500mm。
实施例:
1)本发明在加工厂内采用较大直径钢管(可视埋设的冷却水管数量而定,一般为300~500mm)制作,先将钢管对称地剖分为两片半圆形,然后焊接合页2、连接耳板3及搭扣5,即成为可以开闭的引导管1。
2)如图3,在坝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当多层冷却水管的进、出口段需集中一处上引至廊道或坝体外时,采用本发明装置,将多根冷却水管6集中在引导管1中;当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需要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将上、下层引导管1、1'的连接耳板3对齐后,在圆孔中插入插销4,扣上搭扣5,即完成了引导管1随着混凝土上升而加长。
3)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可以采用水泥砂浆材料将该层引导管1进行回填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3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