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频器接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2531.0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6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东;唐浚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1R11/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线端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频器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例如在变频器中,需要通过接线端子连接内部铜排和外接铜排(或外接线缆)。
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变频器接线端子10的示意图。在使用该接线端子10进行连接时,首先在接线端子10的上部摆放螺孔朝向该接线端子10正面的螺母11,再将内部铜排13及外接铜排12(或外接线缆)置于设定位置后,将螺栓14螺接到螺母11,从而实现内部铜排13及外接铜排12的固定。
然而,上述接线端子10中,只有一个面(即接线端子的正面)可以通过螺栓固定铜排或线缆。而为提高变频器整机的功率密度,有时需在接线端子的正面与两侧固定接线端子,上述的接线端子10显然不能满足上述接线的需求。
并且,由于螺母摆放在接线端子10的上部,导致接线端子10的左右方向及上部受力全作用在内部搭接铜排上,接线端子10只承担支撑作用而不是固定的作用,从而导致固定不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接线端子仅能在一个面进行端子连接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频器接线端子。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频器接线端子,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纵向的螺栓容置腔且所述本体还设有横向穿过该本体的螺栓通孔;所述螺栓容置腔包括位于本体下部的的螺栓头容置部以及由螺栓头容置部向上延伸到本体外的螺柱容置部;所述螺栓通孔的中间部分的直径小于螺栓头的直径且大于螺柱的直径。
在本发明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所述螺栓通孔穿过所述螺栓容置腔。
在本发明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所述本体包括两个侧板以及位于两个侧板之间的铜排固定面;所述螺栓容置腔的顶部位于所述铜排固定面;所述螺栓通孔位于铜排固定面下方。
在本发明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所述螺栓通孔包括靠近侧板的螺栓头容置口且所述侧板上位于螺栓头容置口的位置设有弹性挂钩。
在本发明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所述本体由两个结构相同的构件拼合而成,每一构件具有半个螺栓容置腔及半段螺栓通孔。
在本发明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每一所述构件的端面包括卡孔及卡柱并通过所述卡孔和卡柱实现两个构件的拼合。
在本发明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每一所述构件的底部止口包括凹进部和凸出部;在拼合时其中一个构件的凸出部插入另一构件的凹进部。
在本发明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所述本体上具有两个螺栓容置腔以及两个螺栓通孔。
在本发明所述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中,所述本体上设有端子固定孔。
本发明的变频器接线端子,在接线端子正面与左右两侧面都设置铜排或线缆的固定孔,使得在接线端子正面和侧面都可进行铜排或电缆连接。上述变频器接线端子在变频器侧出线时(端子和铜排都在变频器侧面)还能够让用户正面操作。本发明可在增大产品功率密度的同时,方便用户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变频器接线端子的接线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变频器接线端子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变频器接线端子的正面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变频器接线端子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变频器接线端子的仰视图。
图6是图2中变频器接线端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使用图2中变频器接线端子实现正面铜排连接的示意图。
图8是使用图2中变频器接线端子实现侧面铜排连接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变频器接线端子侧面连接铜排时本体与螺栓底部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变频器接线端子具体实现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变频器接线端子的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2-6所示,是本发明变频器接线端子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变频器接线端子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本体21,在该本体21内设置有纵向的螺栓容置腔23(即置于该螺栓容置腔23内的螺栓纵向穿设于本体21中)且该本体21还设有横向穿过该本体21的螺栓通孔24(即置于该螺栓通孔24的螺栓横向穿过本体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2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加烧结工艺的产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纺织真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