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钮多功能切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9400.7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3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松;金陈跃;吕志强;包晓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7/00 | 分类号: | B25D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212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切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钮多功能切换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锤是一种常用的电动工具,可通过一个旋钮实现电钻、电镐和锤钻三种功能的转换,但现有技术中,所述切换结构多采用两个拨叉,且采用多个复位弹簧,结构不够紧凑,装配繁琐,成本较高,不易控制。
公开号为CN2022411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旋钮四功能电锤,含有带大齿轮的冲击轴、气缸、电机轴和摆杆轴承,气缸设在冲击轴上,与摆杆轴承连接,所述电机轴通过齿轮连接一个带花键传动轴,带花键传动轴上间隙配合地套接摆杆轴承和传动齿轮,前述三个部件的花键构成花键组;花键组上配合设两个可移动的离合器,离合器上均设有拨叉,旋钮的工作部被两拨叉夹在中间;与靠近大齿轮的离合器一的拨叉联动的,还设有一齿条,所述齿条能与传动齿轮的齿啮合。通过两个离合器与花键组的配合变化,产生单钻、锤钻、单锤和无动力调整凿子角度四种功能。利用旋钮偏心控制两个离合器短距离滑动,避免旋钮需要克服弹簧的强大的弹力来达到功能转换的目的。
公开号为CN10175848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轻型单钮多功能电锤,包括机体、电机、转动套组件、气缸组件、扭矩弹簧和旋钮,还包括大齿轮和扭矩离合器传动机构,扭矩离合器传动机构包括小齿轮、齿轮离合器、中间轴、锤档离合器、摆杆轴承和一级轮,小齿轮和中间轴是动配合,小齿轮与大齿轮大端齿啮合并与齿轮离合器的内齿配合,齿轮离合器与大齿轮小端齿啮合并与中间轴齿轴配合,齿轮离合器及锤档离合器与中间轴的齿轴动配合,摆杆轴承与中间轴动配合并通过摆杆与气缸组件连接,锤档离合器与摆杆轴承上设有匹配的凹凸槽,一级轮与中间轴紧配合;旋钮连接操作机构,操作机构与大齿轮大齿端、齿轮离合器和锤档离合器联动。
上述两个专利中拨叉(拨片)采用了两个或者多个,同时复位弹簧也采用了多个,在装置的操控性上不是最方便,且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装配不是最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紧凑、装配简单、成本低,易于控制的轻型电锤一钮多功能切换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钮多功能切换结构,可用于切换电锤的工作状态,包括:
中间轴,与一电机相连,所述中间轴上安装有摆杆轴承及旋转齿轮,且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花键齿;
第一功能离合器,与所述摆杆轴承相配合;
第二功能离合器,与所述旋转齿轮相配合;
所述第一功能离合器及所述第二功能离合器通过内孔套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内孔上设置有与所述花键齿相匹配的内花键;
一个离合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离合器与所述第二功能离合器之间;
一个U形拨叉,其两端设置有半圆形槽,所述U形拨叉通过所述半圆形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功能离合器及所述第二功能离合器配合,且所述环形槽的槽宽远大于所述U形拨叉的宽度;
旋钮装置,所述旋钮装置的旋转带动所述U形拨叉沿所述中间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压缩所述离合弹簧,所述离合弹簧推动所述第一功能离合器及所述第二功能离合器分别与所述摆杆轴承及所述旋转齿轮相配合。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一钮多功能切换结构,所述旋钮装置包括旋钮、偏心块和拨杆,所述U型拨叉的一侧设置有一U型槽,所述偏心块设置于所述U型槽中,所述旋钮通过U型槽中的偏心块带动U型拨叉沿所述拨杆左右移动。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一钮多功能切换结构,该一钮多功能切换结构还包括锁板和大齿轮,所述锁板远离U型拨叉一侧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齿状物。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一钮多功能切换结构,所述偏心块具有单边削扁的圆台,旋转所述旋钮,使单边削扁圆台的削扁平面面对锁板,所述锁板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移动且靠紧圆台的削扁平面,齿状物与大齿轮啮合,锁板锁定大齿轮。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一钮多功能切换结构,所述复位装置为弹簧。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一钮多功能切换结构,所述第一功能离合器和第二功能离合器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和所述U型拨叉的半圆形槽同时配合,所述U型拨叉的两个内侧壁与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端面靠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9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