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取向自粘接涂层电工钢剥离强度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89226.6 | 申请日: | 2012-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1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向前;赵蕴智;祝晓波;刘善青;邱忆;沈克;彭沛;黄双;李忠武;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 涂层 电工 剥离 强度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钢铁企业无取向自粘接涂层电工钢生产过程中,对电工钢成品表面自粘接涂层的剥离强度(粘接强度)的检测分析。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推行环保项目如风力发电、磁悬浮等,使得自粘接涂层无取向电工钢片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粘接涂层电工钢的主要质量指标就是自粘接的牢固程度,而衡量其牢固程度就需要检测其剥离强度值,该剥离强度值与压力装置、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产品状态等均有直接关系。由于目前该品种钢在国内几乎只有武钢、宝钢生产,这项检测工作以前没有开展过。因此,硅钢检验室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出了剥离试验检测的最佳处理工艺,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剥离强度检测方法。目前,这套方法已经成功用于自粘接涂层电工钢的生产检验中,为用户使用该成品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建立一种无取向自粘接涂层电工钢的检测方法,从而为生产出合格的自粘接涂层电工钢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取向自粘接涂层电工钢剥离强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试样要求制样,具体为
自粘接涂层剥离强度试验方法采用的试样大小宽×长为24×200mm,试样表面平整,无毛刺;
试样长度方向为垂直于轧向的横向方向;
两块试样叠加进行热处理时,将一块试样的上表面与另一块试样的下表面粘接在一起;
多组实验时,在试样的某一面上贴上铝箔纸;
步骤二、按照热处理工艺处理待粘接样品;
自粘接涂层电工钢在使用前,表面涂层为半固化态,使用时,为了使其试样完全粘接在一起,需要进行固化,包括
试样热处理压力设置在2.8至3.2MPa;
试样热处理温度设置在190℃至205℃,热处理时间在30min至60min;
步骤三、将已粘接样品冷却至室温,在拉伸试验机上进行试验;
步骤四、根据剥离曲线,计算剥离试验值。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试样热处理压力为3MPa;所述试样热处理温度为200℃。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拉伸试验机为500N拉伸试验机。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无取向自粘接涂层电工钢剥离强度检测方法,对一个试样至少测试5次,且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才完成具有有效结果的检测。这是由于自粘接剥离试验过程复杂,影响因素颇多,包括试样、热处理、缺陷等等,都会对测试结果带来或多或少的系统误差,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一个试样应至少测试5次,且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才能视为测试结果有效。
本发明的主要检测原理如下:
当前,由于自粘接涂层电工钢属于近几年间重点发展起来的新品种,国内外没有专门针对自粘接涂层电工钢剥离强度试验的标准,因此,其剥离强度试验的标准方法目前是参照引用“GB/T 2791-19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和“GB/T 7122-1996高强度胶粘剂剥离强度的测定—浮辊法”这两个国家标准,剥离强度的计算原理如下:
对于每个试样,利用拉伸试验机,画出剥离力和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并从该曲线上测出其平均剥离力,单位N。计算平均剥离力的剥离长度至少需要100mm,且不包括最初的25mm,可以用划一条估计的等高线(见附图1),或用测面积法来得到平均剥离力。
记录这至少100mm剥离长度内的平均剥离力,按下面公式计算出相应的剥离强度值。
式中:F——剥离力,单位N;B——试样宽度,单位mm;——剥离强度,单位N/mm。
其中,试样长度方向为垂直于轧向(横向),试样剥离强度测试值以横向试样为准,因为纵向试样的剥离曲线波动起伏较横向试样略大;
两块试样叠加进行热处理时,应将一块试样的上表面与另一块试样的下表面粘接在一起,这与电工钢用户实际的生产叠片是一致的;
多组实验时,为防止试样间及与设备间粘接,应在试样的某一面上贴上铝箔纸;进行90°剥离的试样可以5至10片粘接在一起。
由于无取向自粘接电工钢的牌号涵盖很广,有W250、W310、W470、W600等不同系列,各个牌号之间,由于物理性能存在差异,导致剥离强度试验方法也存在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9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篮的组合连锁机构系统
- 下一篇:弹性胀管通胀膨胀螺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