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5202.3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敏;于博;张宏晔;赵燕飞;杨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35/06 | 分类号: | C07D23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苯并咪唑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种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催化剂存在下,使邻苯二胺类化合物与CO2和H2进行反应,生成所述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中,所述催化剂为催化CO2加氢生成甲酸的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均相催化剂,所述催化剂选自下述至少一种:RuH2(P(CH3)3)4、RuCl2(dppm)2、RuCl2(dppe)2、RuH2(dppe)2、[RuCl2(C6H6)]2、RuH2(P(C6H5)3)4、[RuCl2(COD)]n、RuCl(PPh3)3和RuCl(O2CCH3)(P(CH3)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异相催化剂,所述异相催化剂为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所述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中的金属为Au(0)、Ru(0)或Rh(0),其负载量为0.5-5%,载体选自下述任意一种物质:TiO2、Al2O3、MgO、ZrO2、SiO2、碳材料载体、有机聚合物载体、水滑石、羟基磷灰石、沸石、硅皂土、分子筛和粘土。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式I
其中,R1选自下任意一种基团:H、Ph、CH3和COCH3;
R2选自下任意一种基团:烷基、卤素、卤代烷基、酯基、苯乙酮基、羟基和硝基,R2具体为H、F、Cl、Br、CH3、CF3、NO2、COPh或CO2Et;
所述邻苯二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
式II
式II中R1、R2的定义同式I。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0-200℃,优选120-150℃;所述反应的反应压力为1-20MPa,优选为10MPa-15MPa。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为40小时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苯二胺类化合物与H2的摩尔比为大于0小于1;所述CO2与H2的摩尔比为10∶1-1∶1,优选1.5∶1-1∶1。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摩尔用量为所述邻苯二胺类化合物的0.05-5mol%。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无溶剂条件下或溶剂存在条件下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为水或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下述任意一种:甲苯、甲醇、乙醇、三乙胺和N,N-二甲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52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