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侧板的支撑座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4767.X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0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世一电力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A47B13/00 | 分类号: | A47B1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支撑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支撑座绝大多数结构简单,仅具有单一的主搁置面,或者带有一个或多个抽屉。搁置物品时只能将物品简单地放在搁置面上或塞入抽屉中。这样的结构在放置多件物品时会面临诸多不便。
一些现有的方法虽然能够解决上述的部分问题,但是很难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例如设置多层搁置面和多个抽屉可以较好地解决收纳物品数量的问题,但是搁置面较多的情况下,取物品得站起来或者蹲下,存在不便,物品摊在桌上仍然影响整洁美观;抽屉可以放置很多物品,可是放置很多物品后,寻找困难,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足,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即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支撑座的不同部位设置出特定的结构和形状,用于放置各种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物品,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本发明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侧板的支撑座,包括通过纵横相交并连接固定的杆状结构形成位于上端的支撑面以及位于支撑面下端的支撑脚,其中,所述纵横相交并连接固定的杆状结构的横向部分至少向一端延伸形成第一挂靠部;
所述带有侧板的支撑座还包括:
侧板,所述侧板上附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挂靠部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对侧板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为两根分隔一定间距的直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下端设置有固定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包括连接部分以及支撑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上端与所述支撑面相连接,下端与所述支撑部分相连;所述支撑部分为两个支撑架,每一支撑架设置为两个彼此成一定角度的直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支撑架下端设置有固定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的连接部分设置有与所述纵横相交并连接固定的杆状结构的横向部分相平行的横杆,所述横杆至少向一端延伸形成第二挂靠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板上附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挂靠部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对侧板进行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的支撑座可以与桌子配合使用,该种结构结构稳定,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另外,占用空间比较小,且功能拓展性比较好。
附图说明
关于本发明的结构和优点可以通过参看下面附图更加清楚地看出,其中: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优先实施方式的带有侧板的支撑座的桌子的立体图;
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带有侧板的支撑座的桌子从近端看去的主视图;
图3显示的是图1所示带有侧板的支撑座的桌子的立体图,其中移除了第一和第二搁置面;
图4显示的是图1所示带有侧板的支撑座的桌子的立体图,其中移除了侧面搁置部;
图5显示的是图1所示带有侧板的支撑座的桌子中第二搁置面的侧视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其结构;
图6显示的是图1所示带有侧板的支撑座的桌子中第一搁置面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前”、“后”、“底”、“顶”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从如附图1-6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发明的特点。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发明中,将人坐在桌子正面并面朝桌子时靠近人的方向称为近端,远离人的方向称为远端,人左手一侧称为左侧,相应地,右手一侧称为右侧。
如图所示,如本发明所示的带有侧板的支撑座10包括支撑座12、第一搁置面13和第二搁置面14,以及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侧面搁置部15、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世一电力机械厂,未经无锡市世一电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47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