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灌肠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3009.6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宋连花;于文霞;万健;殷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连花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中药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灌肠剂。
背景技术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虽然它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但其症候复杂,病程迁延,病势缓慢,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列腺炎患者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25%,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慢性前列腺炎以排尿异常、下腹会阴部疼痛不适、前列腺液白细胞增多或正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病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又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目前本病治疗方法甚多,但由于大多数病因不清,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且很多药物很难透入前列腺组织中,难以获得非常理想的疗效。我院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认为采用合理的中药治疗是有效途径,尤其是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更具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灌肠剂。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淋浊”“肾虚”范畴,本病虚实错杂,以湿为标,肾虚为本,气血凝结,脉络阻滞贯穿本病始终。因此,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温补肾阳、利湿祛热,活血散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灌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桂叶素馨15-20份、独脚乌桕15-20份、蝉翼藤15-20份、败酱草11-13份、薤白13-15份、郁金13-15份、萆薢10-12份、仙茅10-12份、锁阳12-15份、响铃草13-15份、小黑药12-14份。
优选的,桂叶素馨18份、独脚乌桕18份、蝉翼藤18份、败酱草12份、薤白14份、郁金14份、萆薢11份、仙茅11份、锁阳13份、响铃草14份、小黑药13份。
制备方法 将上述中药用水煎,再将煎液浓缩保留灌肠。
方中:桂叶素馨: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消肿散瘀。
蝉翼藤: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清热利湿
独脚乌桕:清热解毒,散结行血。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心情,利胆退黄,凉血。
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仙茅:温肾壮阳,强筋骨,祛寒湿。
锁阳:补肾阳,益精血,润畅通便。
响铃草:敛肺气,补脾肾,消肿毒。
小黑药:补肺益肾。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全部120例病例均为2008年2月-2010年11月期间在本院门诊治疗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年龄20~60岁,平均35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9年,平均3年;对照组60例,年龄18~62岁,平均3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平均4年。主要临床症状:尿急、尿痛、余沥不尽、尿道滴白,腰骶、会阴、小腹、睾丸疼痛不适或伴性功能异常;直肠指检前列腺大小正常或稍大,硬度不均匀,可有不同程度压痛;前列腺液镜检WBC>10个/HP,卵磷酯小体减少或消失;两组患者间年龄、病情、病程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临床表现:具有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尿道灼热,于晨起、尿末或大便时尿道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流出,会阴部、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上区、腰骶及肛门周围坠胀、疼痛;②前列腺触诊:质地:腺体饱满,或软硬不均,或有炎性结节,或质地较韧可有局限性压痛,大小:可增大、正常或缩小;③前列腺液(EPS)镜检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④病程3个月以上。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煎汁浓煎保留灌肠,具体方法为:患者排空二便,侧卧,将一次性导尿管插入肛门7~10厘米,然后用50毫升注射器分次注入40℃左右药液150~200毫升,将导尿管拔出,但患者切忌立即坐起或站立,卧平板床休息药,以免药液流出,治疗时间最好安排在睡觉前,每日灌肠1次;对照组口服盐酸左旋氧氟沙星胶囊0.2g/次,2次/d;特拉唑嗪片2mg/次,1次/d,睡前口服,两组均十天为一个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连花,未经宋连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3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捕捉脱硫后净烟气中气溶胶的脱硫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微波电压力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