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能量使用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2700.2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1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文;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能量 使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动车辆的能量使用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电池组能量使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电源能量的多少关系到电动车辆(特别是纯电动车辆)的工作时间或续驶里程,现阶段为了满足电动车辆作业时间或续驶里程的要求,都需要增加电能的储备。
目前增加电动车辆电能储备有多种方法,比如增加电池容量和数量、快换模块化电池组、使用停车快充系统补电等。不同的方式技术要求不同、成本不同,车辆的使用状况不同,不同区域的配套体系和政策也不同。公交车和出租车由于运营时间长,快换最适合此类车辆的使用工况,比如在北京、深圳等配套体系发达的地区,快换模块化电池组具有优势,但投入极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插电式混合动力才具有相当的市场优势。邮政和环卫类或其他特殊用车的使用一般为时间或路线相对固定,运营负荷相对较低,使用快换系统成本会较高,而且不需要特别多的电能储备,只要多配备一些车载电池就可以实现整车充电,每天充电一次即可保证当天作业需求。
为了解决电动车辆多配备车载储能电池的需要,通常会采取两种方法:1.将电池先并联然后串联以增加电池组容量,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串联的电池组中某一块电池出现故障时,电池管理系统会中断所有电池的电能输出用以保护电池,即使相并联的另一块电池是完好的也必须中断整车的电能,这样车辆就无法行驶了;2.将电池分组使用,每组电池自成系统,可以先用完一组再使用另一组或不同组电池分别给不同的设备供电,这虽然解决了并联中存在的缺陷,但也会出现问题:不同电池组要分别充电,增加了充电设施成本。同时,不同电池组的电能由于分开使用会造成用电量不均衡,这就造成了不能电尽其用而变相增加了成本。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池组能量使用控制系统,从而可以管理多组电池组,提高可靠性,避免车辆无法行驶,降低使用成本,使用方便,延长电池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电池组能量使用控制系统,该电池组能量使用控制系统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可以管理多组电池组,提高可靠性,避免车辆无法行驶,降低使用成本,使用方便,延长电池组使用寿命,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池组能量使用控制系统,其特点是,包括电池能量控制单元、储能电容、车辆用电需求信息装置、若干电池组、若干电池组能量信息装置、若干正极电路通断元件和若干负极电路通断元件,所述电池组、所述正极电路通断元件、所述负极电路通断元件和所述电池组能量信息装置一一对应,所述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路连接所述正极电路通断元件和所述负极电路通断元件后与所述储能电容并联,所述电池能量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电池组能量信息装置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组,所述电池能量控制单元分别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用电需求信息装置、所述正极电路通断元件和所述负极电路通断元件。
较佳地,所述正极电路通断元件是IGBT模块。
较佳地,所述负极电路通断元件是单向可控硅。
较佳地,所述电池组的数目为2。
较佳地,所述电池组能量使用控制系统还包括若干电池组管理装置,所述电池组管理装置与所述电池组一一对应,所述电池组能量信息装置通过所述电池组管理装置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在于:本发明的电池组能量使用控制系统包括电池能量控制单元、储能电容、车辆用电需求信息装置、若干电池组、若干电池组能量信息装置、若干正极电路通断元件和若干负极电路通断元件,所述电池组、所述正极电路通断元件、所述负极电路通断元件和所述电池组能量信息装置一一对应,所述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路连接所述正极电路通断元件和所述负极电路通断元件后与所述储能电容并联,所述电池能量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电池组能量信息装置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组,所述电池能量控制单元分别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用电需求信息装置、所述正极电路通断元件和所述负极电路通断元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可以管理多组电池组,提高可靠性,避免车辆无法行驶,降低使用成本,使用方便,延长电池组使用寿命,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2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