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冲器专用电动底盘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81896.3 | 申请日: | 2012-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石允中;石午江;白云彬;任明俊;郝庆林;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午江 |
| 主分类号: | E02D3/054 | 分类号: | E02D3/054;E02D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振冲器 专用 电动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装置属于桩工机械。具体说是一种专门用于悬挂振冲器,不烧油全电动,遥控操作自动提钻防夹钻,加装定位自控装置后可按设定桩位坐标自行作业的组合式振冲器专用电动底盘。
背景技术
采用振冲成孔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已有数十年历史。但是迄今为止没有用于悬挂振冲器的专用底盘,一直都是悬挂在履带起重机(履带吊)或汽车吊这类通用设备上施工。目前最大的振冲器其功率可达180kw,成孔直径1.2m成孔深度35m,但其重量不过几百公斤,连同其上部的吊管、电缆、水管、高压气管等加起来,总重量一般不超过3吨,最大的也不超过10吨。用一台15吨小型吊车悬挂行走足矣。但工地实际采用的是50吨以上甚至超过百吨的大型履带吊和汽车吊。这看似极不合理却不得不为之的原因在于:冲振成孔施工中常常发生夹钻现象。一旦夹钻所需的拔钻力远远超过振冲器与吊管总重量十多倍。因此不能用小吨位吊车。我们常可见到一个工地数十台履带吊和汽车吊悬挂着振冲器施工,其吨位最小的是50吨,场面实在壮观。但也确实存在巨大的节能改进空间。
一台50吨级的履带吊,其自重将近50吨,底盘不能拆卸分解。运输时必须采用大型平板车整体装运,运输费用相当高。有的偏僻工地如中小型水库大坝难以运进去,只好改用50吨以上汽车吊。悬挂着振冲器钻进与起吊重物不同,夹钻时拔钻力需要多大无法事先预知。履带吊的吊臂是两端铰座的压杆结构,用履带吊拔钻顶多是拔不出来;而汽车吊的吊臂是悬臂梁结构,如拔钻心切一不小心就会将吊臂折断。使用汽车吊做底盘悬挂振冲器施工吊臂折断经常发生,四川会理黎溪水库大坝工地就连续折断过吊臂。
如此严重的夹钻事故能否避免?完全可以。有振冲桩施工经验的老工人都知道:夹钻前钻进阻力会突然增大,只要盯住反映振冲器电路电流强度的电流表,发现电流突然增大时迅速提钻,提了放、放了提,反复几次冲击直至正常,就避免了夹钻事故。可惜汽车吊履带吊是吊装作业为主的通用设备,绝对不能让它们具备吊起重物自动上下冲击的功能,这种动作只能人工操作。但操作司机即使个个熟悉振冲桩施工,人工操作始终盯着电流表也有疲劳放松警惕的时候,一不留神夹钻事故已经发生。
振冲器都是电动的,汽车吊和履带吊却要烧油,工地上有廉价方便的电力无法利用。如今的油价逮住机会就拼命涨。设备运输成本,设备使用中的烧油成本,占去原本价廉的碎石桩成本中很大一部分。
因此,我们有必要为振冲器设计一种专用底盘。要求它:一、自身重量轻,采用组合式结构便于分解装运。能悬挂10吨以内的振冲器行走,但必须同时具有足够的超过50吨达到80~100吨的拔钻能力,而且拔钻时的反力不允许用增加配重的办法解决以降低底盘自重。二、不烧油不冒烟,全电动。可遥控操作。钻到预定深度自动提钻,让设备本身具备有振冲桩施工经验的老工人那样的处理夹钻能力:钻进中如遇阻力突然变大有可能夹钻时设备会自动迅速提钻,提后又放、放后再提,多次反复冲击直到正常钻进。加装定位装置自控程序后可以使设备按设定的桩位坐标自行定位作业。
发明内容
我们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组合式结构便于拆卸分解装运的、自重轻的、全电动可遥控操作的、钻至预订深度或者钻进阻力突变时能够自动提钻并反复下钻提钻形成冲击的、可加装定位系统自行找桩位施工的振冲器专用电动底盘,并且使其在不增加配重的条件下具有超过50吨以上的拔钻能力。
我们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法是:设计一种组合式振冲器专用电动底盘,其由吊臂、起重平台、主卷扬、配电控制系统、配重、回转支承、支承梁、履带行走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起重平台的后端装有两只可调整其间距离的电动地锚,配电控制系统中装有遥控接收装置、在读取振冲器电路中电流强度的互感器回路中串联有过电流继电器,其常开节点与主卷扬提升开关接触器相接,当振冲器电路中电流强度达到报警值时,过电流继电器将主卷扬提升开关接通,使振冲器上提,随之下落而反复提、落冲击,直至正常钻进。控制系统中还装有GPS定位接收装置并装有按输入的既定坐标和执行程序的自动控制执行装置。
附图说明
专用电动底盘的结构通过附图来说明:
图1.悬挂振冲器的电动底盘整体图
图2.底盘后部俯视图(主要表现起重平台与摆腿间位置关系)
图3.电动地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午江,未经石午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18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