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混叠合粱结合部的连接钢构件及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1146.6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周瑞泽;郭玉鹏;汪晶;王欣德;华敬华;李晖;马洪刚;黄峻峻;花蓉;常春章;张同庆;唐建东;张海霞;张云昭;林定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E04G21/00;E01D19/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叠合 结合部 连接 构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钢混叠合粱结合部的连接钢构件,属于钢构件预埋技术领域。本发明还涉及钢混叠合粱结合部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混结构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市政等各类工程。在混凝土建筑物(或构筑物)钢-混结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因预埋钢构件不合理、钢构件与混凝土结合不牢固、结合部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如不能满足受力要求,将影响工程的安全质量。
在钢混叠合梁结合部的施工中,钢混结构的设计钢筋在遇到预埋钢构件时,通常只能将钢筋折弯后绕过预埋钢构件或将钢筋打断后在两侧与预埋钢构件焊接在一起,上述的钢筋处理方式均存在钢筋受力不合理的缺陷,混凝土裂纹的发生机率较大,影响工程的安全质量,且将钢筋打断后再焊接在预埋钢构件上的处理方式易造成原有钢构件的防腐损伤,为工程的安全质量埋下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改善钢混结合部的受力状态、提高工程质量的连接钢构件。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钢混叠合粱结合部的连接钢构件,包括钢边箱,其特殊之处是,所述钢边箱与混凝土结合的结合端设有与钢边箱连接的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上固定连接有顶板Ⅱ、底板和两块位于所述顶板Ⅱ和底板之间的腹板,所述顶板Ⅱ、底板和腹板相互连接形成箱型结构,所述顶板Ⅱ与钢边箱的顶板Ⅰ处于同一平面,在所述顶板Ⅱ和底板上设有若干相对应设置的圆孔,所述的两个腹板上也设有若干相对应设置的圆孔。
本发明中,由顶板Ⅱ、底板和腹板形成的箱型结构为连接钢构件的预埋部分。顶板Ⅱ和底板上设置的圆孔及两个腹板上设置的圆孔主要用于穿设钢混结构的设计钢筋保证钢梁与混凝土之间的可靠连接及在浇筑混凝土时便于混凝土的输送、流动及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同时便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排气。承压板可以减小结合面混凝土的局部压应力,改善钢混结构结合部的受力状况,同时承压板还可兼做预应力锚垫板。
为了减小结合面混凝土的局部压应力,改善钢混结构结合部的受力状况,本发明在所述腹板上间隔设有至少两条加劲肋,所述加劲肋上设有与顶板Ⅱ和底板上的圆孔孔相对应的圆孔。加劲肋上设置的圆孔主要用于钢混结构的设计钢筋的穿设。
为了提高混凝土与连接钢构件的可靠连接,所述承压板、顶板Ⅱ、底板及腹板的内外侧均设有剪力钉。
本发明中利用所述的用于钢混叠合粱结合部的连接钢构件的钢混叠合粱结合部施工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吊装连接钢构件到位并安装横梁和小纵梁形成钢构梁的过程和在结合段浇筑混凝土的过程,其特殊之处是,连接钢构件的带有圆孔的一端为预埋段,钢混结构的设计钢筋自连接钢构件上的圆孔内穿过。
本发明方法中,钢混结构的设计钢筋自连接钢构件上的圆孔内穿过,设计钢筋为直线连续状态,钢筋的受力状况好,可以提高钢混结构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连接钢构件通过在钢边箱的结合端设置承压板并在结合段的顶板Ⅱ、底板及腹板上设置圆孔,减小了结合面混凝土的局部压应力,改善了钢混结构结合部的受力状况,并使得钢混结构的设计钢筋可以自圆孔内穿过,保证了设计钢筋为直线连续状态穿过钢构件,钢筋的受力状况好,可以大大提高钢混结构的承载能力。此外,上述圆孔的设计也便于混凝土的输送、流动及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可保证钢构件与混凝土结合更牢固,同时圆孔的设计也便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排气。总之,本发明可有效提高钢混叠合梁结合段的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中的A-A示意图;
图中,1、钢边箱, 2、顶板Ⅱ,3、圆孔,4、承压板,5、顶板Ⅰ,6、底板,7、剪力钉,8、加劲肋,9、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11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子倒角机传动箱机构
- 下一篇:一种铝重掺杂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