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源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0802.0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金;曹辉;吴永栓;张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源地 观测 系统 设计 方法 | ||
1.一种虚源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首先估算可能的最大震源间距Δxmax,然后确定震源孔径范围Lshot,并通过数值模拟利用不同的震源间距来构建相关道集,并根据其f-k谱是否具有假频来确定在地表激发的最佳震源间距,进而得到虚源地震观测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源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建立研究区的速度模型;
(S2),建立初始观测系统;
(S3),地震波场模拟:将步骤(S1)建立的速度模型和步骤(S2)建立的初始观测系统输入到声波或弹性波模拟软件,得到合成地震记录;
(S4),虚源构建:抽取不同震源间距的合成地震记录,利用公式(1)进行虚源构建,得到所有相关道集DAB(t);
式中,SIB(t)表示检波器B记录的第I个震源激发的地震道,SIA(-t)表示检波器A接收的来自震源I的逆时波场,*表示褶积,N表示炮点数;
(S5),对步骤(S4)得到的所有相关道集进行f-k谱分析,得到最优的观测系统参数,即得到虚源地震观测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源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根据地质任务,确定井中的接收排列,所述接收排列是指各个检波器的数量、相邻两个检波器之间的间距和各个检波器的埋置深度;
(S22),利用公式(2)估算可能的最大震源间距Δxmax:
pfmax≤kN或
其中,fmax是最大频率、p是f-k谱中的斜率;
利用公式(3)确定震源孔径范围Lshot:
Lshot=x2-x1+2nLf (3)
其中,n为菲涅尔宽度的倍数,是正整数,Lf为菲涅尔宽度,x1是接收排列中的第一个检波器稳相位位置,x2是接收排列中的最后一个检波器的稳相位位置;
(S23),将震源间距Δx的初始值设为最大震源间距Δxmax的八分之一或更小,至此就完成了初始观测系统的建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源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如下:
对步骤(S4)得到的所有相关道集进行f-k谱分析,找出与没有假频的f-k谱对应的震源间距,如果没有假频的f-k谱对应多个震源间距,则选择其中最大的震源间距作为最佳的震源间距;
如果所有相关道集的f-k谱全具有假频,则将菲涅尔宽度的倍数加1,即n=n+1,然后重复步骤(S21)和步骤(S22)后,将震源间距Δx设为上一次震源间距Δx的二分之一,然后重复步骤(S3)至(S5),直至没有假频存在,获得最优的观测系统参数,包括震源间距和震源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08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