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方法以及集成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0655.7 | 申请日: | 200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2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J·W·哈伊姆;K·G·维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14 | 分类号: | H04W52/14;H04W52/50;H04W5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南毅宁;刘国平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发射 接收 单元 wtru 方法 以及 集成电路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880012833.2、申请日为2008年4月19日、名称为“用于计算UMTS信号的最大功率衰减的装置和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放大器电路中,例如用在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发射链上的放大器电路中,引发频谱再生是由于非线性的放大器特性。术语频谱再生描述了在功率放大器输出端处的带外信号能量的增加。由非线性放大器效应所产生的频谱再生主要产生在邻近期望发射信道的信道内。对于UMTS来说,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是由在期望信道的+/-5MHz的邻近信道泄漏比(ACLR)来定义的。以下是放大器电压增益特性:
vo(t)=g1·vi(t)+g2·vi(t)2+g3·vi(t)3+...+gn·vi(t)n 等式(1)
其中,g1·vi(t)是放大器的线性增益,其余的部分(即,g2·vi(t)2+g3·vi(t)3+...+gn·vi(t)n)表示非线性增益。如果信号携带了调制后的第三代合伙伙伴计划(3GPP)射频(RF),则作为交调失真的结果会产生非线性项,这会产生带内失真项和带外失真,带内失真会引起误差矢量幅值(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的增加,而带外失真会引起ACLR的增加。这两者都会造成调制质量的下降。
例如UMTS版本5和版本6中的多码信号在峰均功率中实现了增加,这会产生更大的动态信号变化。这些增加的信号变化需要更强的放大器线性化,这会产生更大的功率消耗。最近的结果表明,为dB而直接发送dB(即,信号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的比值,也称为峰均比(PAR))对放大器功率衰减(reduction)来说并不有效。对放大器频谱再生的分析表明,3阶非线性增益项(“立方增益”)是ACLR增加的主要原因。立方项的总能量取决于输入信号的统计分布。
随着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的提出,在版本6中引入了一种新的用于消除放大器功率衰减的方法,称为立方度量(CM)。CM是基于放大器的立方增益部分。CM描述了在所观测的信号中的立方部分与12.2kbps语音干扰信号的比值。CM同时适用于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HSUPA上行链路信号。统计分析表明,根据CM估计的功率降额与根据99.9%PAR的功率降额相比,表现出明显较小的误差分布,其中误差分布是指实际功率降额与所估计的功率降额之间的差值。
3GPP规定了最大功率衰减(MPR)测试,其表明WTRU的最大发射功率大于或等于标称(nominal)最大发射功率,但小于所谓“最大MPR”的总量,其中最大MPR是所发送的信号的CM的函数。对于给定的功率放大器,制造商可以决定该设备需要将其最大功率限制在一些量中,在此称为“最小MPR”,其小于最大MPR,但是与3GPP ACLR兼容。虽然“最小MPR”可以被定义为是CM的函数,但是也可以替换地被定义为是PAR的特定百分比的函数。使用最小MPR而不是最大MPR来限制最大功率,使WTRU能够以更大的最大功率来进行发射,从而使采用最小MPR的WTRU制造商具有更有优势的竞争力。也可能某个WTRU的设计可以同时包括最大MPR和最小MPR,并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
不考虑对最大MPR或最小MPR的选择,关键问题在于WTRU必须知道CM和/或PAR的值,以计算所选择的MPR,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即,如果WTRU是在最大功率附近操作的话),最终使用上述值来实际设定发射功率。任何多码信号(其特征在于发送的物理信道、其信道化码和称为β项的权重)都具有其特定的CM和PA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互数字技术公司,未经交互数字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06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