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土质边坡水毁防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0296.5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荣;赵晓光;张勇;金大瑞;谭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土质 边坡水毁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土质边坡水毁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以低等级公路建设为主,由于交通量小,深挖高填较少,投资不大,因而防护工程不作为道路建设的主体工程。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等级越来越高,通车里程也越来越长,由于大多数的道路建在山区或丘陵区,道路边坡成为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出现的是公路施工中的高大边坡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由于各种原因,边坡损坏现象越来越严重。
道路边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路面以上由于开挖形成的边坡,另一类是在路面以下由于回填形成的边坡。
在降水等条件下,如果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水土流失,逐渐发展为边坡水毁。前者水毁以后边坡垮塌大量的土石方会堆积在路面上,造成道路堵塞;后者水毁以后引起路面损坏或损毁,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畅通。
即使没有发生垮塌,边坡水土流失将导致路基结构失稳,增加养护成本,降低公路行驶安全。公路长时间受到侵蚀后,路堑边坡容易出现岩土体剥落、坍塌,淤积边沟,妨碍排水;路堤边坡也易造成局部冲沟,甚至路面边缘底部也出现悬空的现象,其结果不但会给日后的养护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且对公路的行驶安全也造成威胁。因此,道路边坡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已越来越被业界所重视。
因此,为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或防止道路病害,确保道路的安全与稳定,急需对公路的边坡防护技术进行提升,在经济、可靠、施工简单的条件下,提高防护效果。
目前,行业上主要采用的边坡防护技术及特点如下:
三维植被网结合植被护坡技术:三维植被网结合植被护坡技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边坡防护技术,具有施工方便,工期较短,护坡效果好等优点,可在短期内绿化、美化边坡,使公路与周围环境景观融为一体,并有利于生态的恢复与维持,主要问题是施工比较复杂。
六角空心砖结合植草护坡技术:六角空心砖结合植草护坡一般用于土质边坡、强风化岩体和岩体破碎段落,高度一般不超过2 m的边坡。在保证边坡防护的前提下,在边坡稳定性较差的地段,可以对六角空心砖防护边坡采取加固措施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为防止地表水的冲刷和美化环境,在六角空心砖空心位置进行植草绿化,似蜂巢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但费用高,对处理第2台以上的边坡防护应慎重选用。
框格结构结合植草护坡框格护坡技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材料做骨架,框格内采用植物防护或其它辅助防护措施。这种形式适用于土质或风化岩石边坡防护,能有效地防止路基边坡在坡面水冲刷下形成冲沟,同时提高了边坡表面地表糙度系数,减缓水流速度,并且与植草等生物防护相结合,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公路土质边坡水毁防治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公路土质边坡水毁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打桩:在坡面上从上往下打桩, 采用柳树或刺槐桩,打入坡面土层以下深度L1为30-50 cm(,坡面土层以上高度L2为20-40 cm,桩的密度在坡面等高线方向为每3m一个,在坡面方向每排桩的距离L取决于坡面的坡度,用公式L=1/2sina m计算,a为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A2、在坡面地面以下2-3 cm处植入灌木种子;
A3、在坡面上均匀铺设当地农作物秸秆;铺设厚度为10-15cm,秸秆在铺设之前扎成直径为5-10cm捆状;
A4、挂网:秸秆之上挂网,挂网的目的是保护植物秸秆,防止在水流或人为条件下的损失,网的材料可以为铁丝网或尼龙网, 网眼尺寸3-6cm,结网材料粗细以3-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农业废弃物,利用它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同时消除降雨雨滴对坡面的击打,更主要的是分散了坡面径流的冲刷,有效保护坡面土壤。
(2)农作物秸秆在旱季,可以吸收微小降雨,将水分保存在秸秆体内,然后逐步释放,保证了土壤中灌木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所需。
(3)经过1-2年时间灌木幼苗已经长大,此时,农作物秸秆完全腐烂,成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并逐渐被坡面土壤吸收利用,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
(4)打入土壤中的柳树或刺槐木桩,在春季或秋季成活发芽的概率在80%以上,其根系会逐渐长出并越来越发达,成为一个随时间增长越来越结实的生物“桩”,景观“桩”。其后期几乎不需要管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0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跨平台应用的智能家居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细金属粉末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