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外阴白斑的中药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9747.3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1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滑玮;陈必良;杨红;缪珊;石小鹏;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外阴 白斑 中药 及其 制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外阴白斑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由中药材组成的制剂。
背景技术
外阴白斑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之一,通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指妇女外阴皮肤粘膜因营养障碍而导致的组织变性、色素改变的一种疾病。外阴白斑患者以女性多见,男女患病比例约1∶10,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幼年期、青春期、更年期和老年期都有发病报道,但50岁前后的更年期患者居多,幼女患者病因多与遗传有关。主要症状为外阴奇痒,外阴皮肤粘膜变白、变薄、失去弹性、干燥易皲裂。目前,普遍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外阴局部皮肤病变,病因既包括刺激因素、神经血管营养失调及代谢紊乱等局部因素,也包括感染、免疫、性激素、遗传以及氧化与抗氧化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外阴白斑在中医属“阴痒”、“阴痛”、“阴疮”病范畴,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不调及气血运行失常有关,发病机理多因肝肾阴血不足、阴部血虚生风化燥而致奇痒难忍,或因脾气亏虚,一则气虚血少,不能滋养阴部,脾虚又可生湿,流注于阴部,形成气血不足而湿浊停滞的虚实夹杂局面。或因湿热内盛、热蕴阴部皮肤而致阴痒,皮肤粗糙。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瘀滞。与湿浊相互交结而见苔藓、奇痒,湿疹样改变,且经久不愈。治疗原则为滋养肝肾,健脾除湿,活血祛风。是发生在外阴皮肤粘膜处的白色病变,以病变处皮肤增厚、粗糙、萎缩、弹性减退、皮色脱失为特征,其临床表现早期主要为外阴皮肤增厚、粗糙或呈苔藓状,瘙痒明显,晚期为外阴皮肤萎缩硬化,因皴裂、弹性消失而变枯,呈不规则散在白色斑块或外阴红肿、局部刺痒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蔓延至会阴及肛门周围,个别患者还有癌变的可能。肾经亏损、肝血不足、外阴失于荣养,复受风邪侵袭或湿浊下注是导致外阴白色病变的主要病因病机。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异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用于治疗外阴白斑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的实现是基于现代药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祖国医学对治疗外阴白斑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具有清热止痒、活血破瘀、抗菌消炎的功效。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①将苦参,蛇床子,苍术,地肤子,大青叶,黄芪,射干,当归,丹参,荆芥十味药材按重量比混合均匀,粉碎成1-100μm的粉末;
②然后分装成每袋10g;
③使用方法:取本品10克放入杯中,用沸水闷泡10~15分钟;
④倒入盆内,兑35~40℃温水约1500毫升;
⑤坐浴10-15分钟,再用浸药湿纱布局部热敷10~15分钟,同时慢慢揉搓。每日1~2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2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
外阴白斑的中医辨证中医学认为,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督三脉的气血盛衰有关。多因湿热内盛、热晕阴部与湿浊胶结,日久入络生风而瘙痒不止;经络受阻,气血不畅,肌肤失养而增厚变白;或因阴血亏虚不能滋养阴部,血虚而生风化燥,故出现瘙痒、皲裂、萎缩变白。治疗根据病机,外用以杀虫止痒之中药为主,佐以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中药局部外敷、坐浴。
在本发明组方药物中,苦参、蛇床子为君药,地肤子、苍术、大青叶为臣药,黄芪、丹参为佐药,射干、荆芥为使药。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十味组方药结合一体。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可用于湿热引起的各种病症,如湿疹,湿疮,阴痒,皮肤瘙痒,疥癣麻风,湿毒疮疡。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是燥湿杀虫之良药,外治外阴湿痒,阴痒,滴虫性阴道炎。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辛温,辛能发散,温能燥湿,协助它药发挥燥湿祛风之效。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常用于皮肤科风疹、湿疮、周身瘙痒等症。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苦、寒,用于发斑发疹,喉痹,丹毒,痈肿。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射干清热解毒。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热痹疼痛,心烦不眠,疮疡肿痛。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苦参、蛇床子清热止痒为君药,地肤子、苍术祛风利湿,大青叶清热解毒,佐药黄芪、当归补气固表、生血生肌,和丹参活血破瘀;使药射干、荆芥抗菌消炎、镇痛消肿;诸药协同具有清热止痒、活血破瘀、抗菌消炎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9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次性防烟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