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接扩展式智能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7201.4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3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吉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昌辉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 扩展 智能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式智能手机,具体是一种插接扩展式智能手机。所述的智能手机指全触屏手机。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具备多样智能化功能和可扩展用途,但与其它设备连接通讯进行功能扩展时,一般采用数据线连接,由于连接欠牢固,通常需要加装支撑座或者其它加固装置,一方面增加了连接设施,另一方面操作比较繁琐。
另外,现有的智能手机,因本身硬件和软件功能多样,造成整机非常耗电,即使不进行任何操作,通常待机时间也仅有一到二天。但手机最基本的功能是电话、短信等,但现有智能手机电话和短信功能都是内嵌在智能系统中的,当手机电池电量低时,基本的电话和短信功能也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插接扩展式智能手机,用以克服现有智能手机的缺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第一、能够通过嵌入式插接方式,实现对智能手机使用功能和领域的扩展;第二、通过设置手机副机,并使主、副机工作模式互相切换,具备通话、短信息等基本功能的手机副机能够在低功耗模式下单独工作,从而延长待机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插接扩展式智能手机,包括作为主机的智能手机,其特征在于:在智能手机的一个侧边设置有走向与该侧边一致的主机插接槽或者主机插接条,并在所述主机插接槽内或者主机插接条上设置有与智能手机通过导线连接的主机触点或者主机触针;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扩展单元上并与所述主机插接槽或者主机插接条嵌入式咬合插接的扩展单元插接条或者扩展单元插接槽,并在扩展单元插接条上或者扩展单元插接槽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主机触针或者主机触点配合连接并通过导线与扩展单元连接的扩展单元触点或者扩展单元触针。
所述扩展单元为手机副机,该手机副机设有按键和副显示屏;所述扩展单元插接条或者扩展单元插接槽分别为副机插接条或者副机插接槽;所述扩展单元触点或者扩展单元触针分别为副机触点或者副机触针。
所述手机副机与所述副机插接条或者副机插接槽铰接。
插接扩展式智能手机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支持智能手机工作的主机工作电路,支持手机副机上的按键和副显示屏工作的副机工作电路和公共电路;还包括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主机工作电路,副机工作电路和公共电路相连接的CPU;还包括分别与CPU相连接的主电源键和副电源键。
在手机副机插接状态下,按主电源键,副机工作电路得电,进入手机副机工作状态;需要智能手机工作时按副电源键,副机工作电路断电,主机工作电路得电,进入智能手机工作状态;通过智能手机的触屏返回到手机副机工作状态。
或者在手机副机插接状态下,按主电源键,主机工作电路得电,进入智能手机工作状态;通过智能手机的触屏切换到手机副机工作状态;再次需要智能手机工作时按副电源键,副机工作电路断电,主机工作电路得电,再次进入智能手机工作状态。
还包括用于与所述主机插接槽或者主机插接条嵌入式插接咬合的装饰插接条或者装饰插接槽。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第一、扩展单元(比如手机副机)与智能手机之间通过插接槽、条互相嵌入式咬合连接,结合牢固,无需另设加固装置,不仅简化了连接设施,而且拆装操作更加便捷。
第二、本发明设置的手机副机与智能手机之间可实现工作模式的任意选择和互相切换,具备通话、短信息等基本功能的手机副机能够在低功耗模式下单独工作,从而延长了待机时间。
第三、智能手机的侧边与手机副机的侧边嵌入式咬合插接,能够将手机副机覆盖于智能手机的触屏上,起到保护触屏的作用。并且便于更换手机副机。
第四、手机副机能够共享智能手机的大容量电池、耳机、麦克、无线MODOM(基带单元)、存储单元等,可实现通话和短信的基本共享电路。
第五、本发明还包括用于与主机插接槽或者主机插接条嵌入式插接咬合的装饰插接条或者装饰插接槽。当不安装扩展单元时,在智能手机的开放侧边插接安装该装饰条,一方面起到美化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到保护主机触点、触针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手机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插接装饰条的形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工作模式选择与切换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工作模式选择与切换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昌辉,未经吉昌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7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铁芯上部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套筒式支撑装置